概要: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2)梳理为(意动用法,把……当做有为)无为(道家指清静虚无、顺其自然),事(意动用法,把……当做事业)无事(道家指无为而治),味(意动用法,把……当做有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名词,难事)于(介词,从)其易(名词,容易处),为大(名词,大事)于其细(名词,细小处)天下难事必作(开始)于易(名词,容易的事),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名词,细小的事)是以圣人终不为大(名词,大事),故能成其大(名词,伟大)夫轻诺必寡(使动用法,使……减少)信,多易(意动用法,把……看得容易)必多(使动用法,使……增多)难是以圣人犹难(意动用法,把……看得困难)之,故终无难矣【译文5】:以“无为”的态度作为,以不生事的态度做事,以恬淡无味为滋味大生于小,多起于少,用恩德来报答怨恨,从难事的容易处入手来解决它,从大事的细小处来完成它天底下的难事一定产生于一件件容易的事,天底下的大事一定产生于一件件细小的事(解决了一件件容易的事,最终也就解决了难事;完成了一件件细小的事,最终
《有无相生》教案教学设计6,标签:先秦诸子选读大全,http://www.88haoxue.com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2)梳理
为(意动用法,把……当做有为)无为(道家指清静虚无、顺其自然),事(意动用法,把……当做事业)无事(道家指无为而治),味(意动用法,把……当做有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名词,难事)于(介词,从)其易(名词,容易处),为大(名词,大事)于其细(名词,细小处)天下难事必作(开始)于易(名词,容易的事),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名词,细小的事)是以圣人终不为大(名词,大事),故能成其大(名词,伟大)
夫轻诺必寡(使动用法,使……减少)信,多易(意动用法,把……看得容易)必多(使动用法,使……增多)难是以圣人犹难(意动用法,把……看得困难)之,故终无难矣
【译文5】:以“无为”的态度作为,以不生事的态度做事,以恬淡无味为滋味大生于小,多起于少,用恩德来报答怨恨,从难事的容易处入手来解决它,从大事的细小处来完成它天底下的难事一定产生于一件件容易的事,天底下的大事一定产生于一件件细小的事(解决了一件件容易的事,最终也就解决了难事;完成了一件件细小的事,最终也就完成了大事)所以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始终不做大事,因此成就了自己的伟大
轻易向人许诺一定缺少诚信,把很多事情看得容易一定会遭遇很多困难因此达到最高境界的人遇事尚且把它看成困难,因此它始终没有困难
【赏析5】:本章旨在阐发“无为而无不为”的道理,也可以说是一种处世哲学老子讲“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的道理,从前几章的内容来看,老子反对以繁琐的禁令去捆住人民的手脚,限制和扰乱百姓的生活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采取无为的、顺应自然的态度,必须以平静的思想和行为对待生活他提醒人们注意,做任何事情都是从小到大,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的,所以我们要重视积累;还要重视困难,谨慎行事
老子理想中的圣人对待天下,都是持无为的态度,也就是顺应自然的规律去为,所以叫无为把这个道理推及到人类社会的通常事务,就是要以无事的态度去办事因此,所谓无事,就是希望人们从客观实际情况出发,一旦条件成熟,水到渠成,事情也就做成了“图难于其易”这是提醒人们处理艰难的事情,须先从细易处着手面临着细易的事情,却不可掉以轻心“难之”,这是一种慎重的态度,缜密的思考,细心而为之
6、研读第6则
【原文6】: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梳理6】:其安易持,其未兆(名词作动词,显露迹象)易谋,其脆易泮(通“判”,分离),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通“蔂”,装土的工具)土千里之行(即“行千里”),始于足下
民之从事(做事、行事),常于(在)几成(几乎成功)而败(使动用法,使……失败)之慎(慎重对待)终如始,则无败事
【译文6】:事情安稳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事物细小的时候容易散失要在还没有出现问题的时候解决问题,要在还没有陷入混乱的时候治理混乱
张开两臂才能抱得过来的大树,是从极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很高很高的台子,是从一筐土开始建起来的很遥远很遥远的的行程,是从脚下那一小步走出来的
人们做事,常常是在将要成功的时候让它失败了如果在将要完成的时候像开始的时候一样谨慎,就不会败坏事情了
【赏析6】:本则所说的是关于前瞻性的智慧这一则所言,意思不止一层:①要注意事物的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②是说严重后果形成于细微之处③做事要善始善终,持之以恒
老子认为,大的事物总是始于小的东西而发展起来的,任何事物的出现,总有自身生成、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人们应该了解这个过程,对于在这个过程中事物有可能发生祸患的环节给予特别注意,杜绝它的的出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许多人总是在事情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主要原因在于将成之时,人们不够谨慎,开始懈怠,没有保持事情初始时的那种热情,缺乏韧性,如果能够在最后关头要像一开始的时候那样谨慎从事,就不会出现失败的事情了
7、研读第7则
【原文7】:、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稿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译文7】: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他死后身体是僵硬的草木活着的时候是柔软易断的,它死后是干枯的(硬挺挺的)因此坚强跟死亡是同类的,柔弱跟生命是同类的因此军队逞强就会被消灭,树木刚强就容易被折断逞强逞大的人落入下风,持守柔弱的人占据上风
【赏析7】:这一章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反复说明这样一种观点:柔弱胜刚强老子对于社会与人生有着深刻的洞察,他认为世界上的东西,凡是属于坚强者都是死的一类,凡是柔弱的都是生的一类因此,老子认为,人生在世,不可逞强斗胜,而应柔顺谦虚,有良好的处世修养
四、小结:感受选文的思想精华
认识世界: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相互依存
认识自己:不自以为是,贵有自知之明
认识人生:凡事从细小处做起,积累,善始善终,有预见性
生存之道:以柔克刚
五、课堂练习
对于“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的说法,你怎样看待?
提示:《老子》辩证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对立项的列举中,特别重视“柔”“弱” “贱”的一方这就是有名的“守柔曰强”的思想这除了教导统治者要谦虚谨慎、重视基础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