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先秦诸子选读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王何必曰利》导学案3» 正文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王何必曰利》导学案3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先秦诸子选读   阅读:68762

概要:(kēng)C.构(ɡòu)兵 说(shuō)而罢之 然而不王(wànɡ)D.孳孳(zī) 蹠(zhí) 利与善之间(jiān)二、文本精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2.下列加点实词解释不当的一项是()A.孟子见梁惠王 见:拜见B.上下交征利 征:谋取C.不夺不餍 餍:吃 D.万乘之国 国:国家3.下列句中加点的“而”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鸡鸣而起A.不远千里而来B.亦有仁义而已矣C.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D.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4.选出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例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A.王何必曰利?B.万乘之国,弑其君者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王何必曰利》导学案3,标签:先秦诸子选读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kēng)

C.构(ɡòu)兵  说(shuō)而罢之  然而不王(wànɡ)

D.孳孳(zī)   蹠(zhí)         利与善之间(jiān)

二、文本精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2.下列加点实词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孟子见梁惠王  见:拜见

B.上下交征利  征:谋取

C.不夺不餍  餍:吃

D.万乘之国  国:国家

3.下列句中加点的“而”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鸡鸣而起

A.不远千里而来

B.亦有仁义而已矣

C.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D.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

4.选出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王何必曰利?

B.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C.王曰:“何以利吾国?”

D.孟子遇于石丘。

5.下列关于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对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他建议梁惠王绝对不要考虑利,只要做到仁义就可以了。

B.孟子的关于“仁义”的观点与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见解是一脉相承的。

C.孟子的“仁义”思想对于我们现在构建和谐社会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D.这段文字通过正反对比论证,形象地说明用仁义治国安身有很大好处。

拓展提升

备注

阅读课后相关链接

作业布置

备注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默写:

名句默写: 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也 。 

②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 ,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③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 人恒敬之。 

教(学)后反思

年级:高二   编写人:韩建文 审核人:             编制时间:2013-3-21

课题

王何必曰利2

班级

授课(完成)时间

教师(学生)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重要文言实词及词类活用现象、虚词和文言句式。

2、  学习和借鉴孟子正反照应对比的说理方法

过程与方法

引导翻译、自主合作、完成导学案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要重义轻利,具有仁义之心。

重点

难点

1、诵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2、理解孟子重义轻利、后利而先义的思想

教学方法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先秦诸子选读先秦诸子选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先秦诸子选读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王何必曰利》导学案3》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