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综合资料鲁人版《中国古代小说选读》备课资料» 正文

鲁人版《中国古代小说选读》备课资料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综合资料   阅读:68775

概要:首先看一下人物塑造的途径与依据。将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中是小说塑造的主要途径。冲突会激发人的潜在性格,使人的感情得到充分的表现,甚至将人物推向冲突和命运的极端状态。如《世说新语》“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在生命的穷途,更见其从容豁达。还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在被诬陷和被发配时一直隐忍、得过且过,但面临绝境时,八十万禁军教头的血性胆色就一览无余了,“只一提”、“只一剜”间便了结仇人。有时作者还会设置假定性情景,激发人的潜在性格,使之充分显现,像第四册读本《婴宁》,写婴宁的天真烂漫,便将她放进一些超现实情景。 人物塑造要符合其性格逻辑,这是小说塑造的依据,即要像张竹坡所评“于一个心中,讨出一个人的情理来”。金圣叹评《水浒》说施耐庵“写豪杰居然豪杰,写奸雄居然奸雄,写淫妇居然淫妇,写偷儿居然偷儿”,之所以能形神毕肖便是因为施耐庵善于分析各种人物的情理,即心理、言语、行动。脂砚斋也曾批《红楼》“形容一事,一事毕真”,曹雪芹无疑亦做到了这点,如写刘姥姥“史太君两宴大观园”时引起的众

鲁人版《中国古代小说选读》备课资料,标签:综合资料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首先看一下人物塑造的途径与依据。
将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中是小说塑造的主要途径。冲突会激发人的潜在性格,使人的感情得到充分的表现,甚至将人物推向冲突和命运的极端状态。如《世说新语》“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在生命的穷途,更见其从容豁达。还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在被诬陷和被发配时一直隐忍、得过且过,但面临绝境时,八十万禁军教头的血性胆色就一览无余了,“只一提”、“只一剜”间便了结仇人。有时作者还会设置假定性情景,激发人的潜在性格,使之充分显现,像第四册读本《婴宁》,写婴宁的天真烂漫,便将她放进一些超现实情景。
    人物塑造要符合其性格逻辑,这是小说塑造的依据,即要像张竹坡所评“于一个心中,讨出一个人的情理来”。金圣叹评《水浒》说施耐庵“写豪杰居然豪杰,写奸雄居然奸雄,写淫妇居然淫妇,写偷儿居然偷儿”,之所以能形神毕肖便是因为施耐庵善于分析各种人物的情理,即心理、言语、行动。脂砚斋也曾批《红楼》“形容一事,一事毕真”,曹雪芹无疑亦做到了这点,如写刘姥姥“史太君两宴大观园”时引起的众人大笑:“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 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每人不同的笑都符合各人“情理”。
    其次看人物塑造的方法与技巧。
1、白描手法。契诃夫说:“在小说中,最好不要说透,只要叙述就行”。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白描”,所谓用最俭省的笔墨予以粗线条勾勒,表现人物性格。这种手法在古代小说中运用很普遍,也很成功。如《柳毅传》中写龙女:“蛾脸不舒,巾袖无光,凝听翔立,若有所伺 ”。十六字已将龙女之美及其苦楚、殷盼写了出来。又如《金瓶梅》写应伯爵的帮闲嘴脸也用了白描手法。“西门庆因问道:‘你吃了饭不曾?’伯爵不好说不曾吃,因说道:‘哥,你试猜。’西门庆道:‘你敢是吃了?’伯爵掩口道:‘这等猜不着。’西门庆笑道:‘怪狗才,不吃便说不曾吃,有这等张致的!’一面叫小厮:‘看饭来,咱与二叔吃。’伯爵笑道:‘不然咱也吃了来了,咱听得一件稀罕的事儿,来与哥说,要同哥去瞧瞧。’”没有任何评论,应伯爵想沾小便宜又欲讨好西门庆的样子已跃然纸上。故张竹坡赞:“读《金瓶》,当看其白描处。子弟能看其白描处,必能自做出异样省力巧妙文字来也。”
    2、肖像描写:写形写意,以形传神。古代小说擅长用写意淡抹来完成人物肖像描写。如《水浒》写李逵“黑凛凛大汉”,五字便把其粗直勇猛活画出来,正如金圣叹评价“五字已画得出相”“不惟画出形状,兼画出顾盼、性格”。而我们更为熟知的《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肖像描写更是集写意之大成:“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究竟“似蹙非蹙罥烟眉”“似喜非喜含情目”是怎样眉眼,黛玉是如何相貌,都只能靠我们再创造了。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作品还能注意肖像与性格曲折的统一,如史湘云的“爱哥哥”,鸳鸯的“几点雀斑”,这些丝毫不会影响其整体美感。
    3、语言的个性化。最成功的语言描写当如金圣叹所评“一样人便还他一样说话”。例如《水浒》中塑造李逵:“李逵看着宋江问 戴宗道:‘哥哥,这黑汉子是谁?’戴宗对宋江笑道:‘押司,你看这恁么粗卤!全不识些 体面!’李逵道:‘我问大哥,怎地是粗卤?’戴宗道:‘兄弟,你便请问“这位官人是谁”便好。你倒却说“这黑汉子是谁,”这不是粗卤却是甚么?我且与你说知:这位仁兄 便是闲常你要去投奔他的义士哥哥。’李逵道:‘莫不是山东及时雨黑宋江?’戴宗喝道:‘咄!你这厮敢如此犯上!直言叫唤,全不识些高低!兀自不快下拜,等几时!’李逵道:‘若真个是宋公明,我便下拜;若是闲人,我却拜甚鸟!节级哥哥,不要赚我拜了,你却笑我!’宋江便道:‘我正是山东黑宋江。’李逵拍手叫道:‘我那爷!你何不早说些个,也教铁牛欢喜!’扑翻身躯便拜。”言语间,李逵粗鲁偏故作乖巧的性子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水浒》语言描写的更成功处还在于能写出人物的“大同小异”。李逵和鲁达同样粗鲁,但在第一次见宋江时鲁达的表现就迥然于李逵,“ 鲁智深道:‘久闻阿哥大名,无缘不曾拜会,今日且喜认得阿哥。’”虽然粗鲁,但要故作斯文,“活是鲁达话。”正如鲁迅先生所评“水浒红楼很多地方是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
    而更值得我们学习的无疑是《红楼》的语言,个性化不必赘述,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地方能让人在看似矛盾的话语中看出人物个性。如,“凤姐说道:‘既这么着,何不请进这秦小爷来,我也瞧一瞧。难道我见不得他不成?’尤氏笑道:‘罢,罢!可以不必见他,比不得咱们家的孩子们,胡打海摔的惯了。人家的孩子都是斯斯文文的惯了,乍见了你这破落户,还被人笑话死了呢。’”此处脂研斋批:“卿家“胡打海摔”,不知谁家方珍怜珠惜?此极相矛盾却极入情,盖大家妇人口吻如此。”此评极当。
    4、行为动作描写的个性化。正像金圣叹评价“写鲁达阔绰,打人亦打得阔绰”。这是评价大家都熟悉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达大怒,开五指,去那小二脸上只一掌,打得那店小二口中吐血;再复一拳,打落 两个当门牙齿。”“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的: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三拳打得何等阔绰。
总之,欣赏古代小说人物形象主要应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1)认识古代封建社会,理解人物思想性格。欣赏时应从分析环境入手,看其人物命运与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
(2)透过人物言行认识人物思想性格。欣赏时从分析情节入手,有助于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Tag:综合资料综合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综合资料
》《鲁人版《中国古代小说选读》备课资料》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