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九、课文内容理解1.《口技》写作上的最明显的特点是什么?2.《送东阳马生序》揭示了怎样的道理?(文中的句子)教学目标:1.复习两篇课文中的字词,并翻译课文。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对比手法的运用。教学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思。教学过程:一、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检查学生预习和小组互学情况。文学常识;词语注音和书写;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重要词语解释;课文内容理解。二、重点词语参考或补充:(一)古今异义词 两股战战 股:古义:大腿 今义:屁股 稍稍正坐。 稍稍:古义:渐渐地,慢慢地 今义:稍微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中间:古义:当中夹杂 今义:当中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博士 古义:官名,国子监的老师 今义:学位的一种(二)词类活用妇抚儿乳 乳:名词用作动词,喂奶 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名词用作动词,说出腰白玉之环: 腰,名词作动词,挂在腰间。 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 緼袍敝衣,名词作动词,穿着旧棉袄、破衣服。 手自笔录: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教学案(三课时),标签:苏教版初二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九、课文内容理解
1.《口技》写作上的最明显的特点是什么?
2.《送东阳马生序》揭示了怎样的道理?(文中的句子)
教学目标:
1.复习两篇课文中的字词,并翻译课文。
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
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检查学生预习和小组互学情况。
文学常识;词语注音和书写;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重要词语解释;课文内容理解。
二、重点词语参考或补充:
(一)古今异义词
两股战战 股:古义:大腿 今义:屁股
稍稍正坐。 稍稍:古义:渐渐地,慢慢地 今义:稍微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中间:古义:当中夹杂 今义:当中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博士 古义:官名,国子监的老师 今义:学位的一种
(二)词类活用
妇抚儿乳 乳:名词用作动词,喂奶
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名词用作动词,说出
腰白玉之环: 腰,名词作动词,挂在腰间。
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 緼袍敝衣,名词作动词,穿着旧棉袄、破衣服。
手自笔录: 手,名词作动词,动手;
手自笔录: 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县官日癝稍之供: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岁,名词作状语,每年。
(三)一词多义
《口技》
1.坐:(1)坐在(口技人坐屏障中) (2)通“座”,座位(满坐寂然) (3)犯罪(何坐?坐盗)
2.备:(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3. 毕:(1)尽(毕力平险) (2)全部(群响毕绝)
4. 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2)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 (3)征发(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4)开放(野芳发而幽香 )
(5)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6)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 绝:(1)隔绝 (2)极点(以为妙绝) (3)停止,消失(群响毕绝)(4)极高的,陡峭的
6. 名:(1)命名、起名(名之者谁)(2)说出(不能名其一处)
7. 乳:“妇抚儿乳” 动词,喂奶 “儿含乳啼” 名词,奶头
8. 绝:“以为妙绝” 副词,极 “群响毕绝” 动词,尽,消失
《送东阳马生序》
1.以:用,以衾拥覆;连词,因为,以中有足乐者;相当于“而”,俯身倾耳以请;把,以是人多以书假余;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家贫,无致书以观。
2.书:书籍,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信,与朱元思书。
3.从:向,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跟从,当余之从师也。
4.其:他,俟其欣悦;他的,门人弟子填其室。
5.至:周到。礼愈至;到,到底,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6.若:好像,烨然若神人;如,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7.患:动词,担忧,忧虑,又患无硕师名人;名词,忧患,无冻馁之患矣。
8.故:连词,所以,故余虽愚;副词,特意,故意,余故道为学之难以若之。
9.道:名词,学说,益慕圣贤之道;动词,说,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10.质:动词,询问,援疑质理;名词,本资,资质,非天质之卑。
(四)重要词语解释见课文注释。
三、课文内容和课文特色理解和总结。
《口技》
本文写作上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本文侧面描写的作用:
本文通过写宾客的神情和动作来烘托口技表演的精彩,又通过文章首尾两次写口技人表演道具之简单:“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与表演内容中所摹拟的“百千齐作”之声,形成对比,等等。都是从侧面表现了口技人技艺的高超。
要求学生会准确默写文中三处描写听众的神情和动作的句子。
《送东阳马生序》
1.文章从几个方面表现了作者的求学之苦和用心之专?
幼年得书之难,借书抄录,读书的艰难;成年从师的艰难;求学生活条件的艰难表现作者求学之勤苦;求师艰难,毕恭毕敬,表明作者求知的渴望和决心。
2.第一、二段文字采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对比,增强说服力,突出中心。
3.本文揭示了怎样的道理?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四、知识积累:
古人刻苦学习的例子。
东周时代,苏秦读书欲睡锥刺骨。 西汉,孙敬昼夜苦读,以绳系头悬屋梁。 西汉,匡衡勤学无烛凿壁偷光读书。 晋朝,车胤(yìn)囊萤读书。 晋,孙康家贫,映雪读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