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初二下册语文教案《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表格式导学案4» 正文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表格式导学案4

[10-21 00:22:3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二下册语文教案   阅读:68711

概要:盐阜中学初二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执笔人 审核人 2011年4月 日课题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课型新授课课时1学习目标1.了解文中介绍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2.探寻这些奇怪现象产生有缘由,并学会从科学角度来作出正确的解释,体会和学习作者释疑的巧妙构思。3.体会文章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课前预习学法指导1.细读课文,梳理文章思路,通过抓关键词语的方法,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及了解说明方法。2.品味语言,体会文章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3.扩展阅读,培养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 相关链接海市蜃楼:沙漠地面由于酷夏烈日暴晒,上下层空气温差很大,加上光线的折射和反射的影响,使人们产生错觉,因而形成“海市蜃楼”。鸣沙:沙漠面部的沙子细小而干燥,含有大部分石英,被太阳晒得火热后,经风的吹拂或人马的走动,沙粒移动磨动磨擦起来便会发出声音。知识预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戳穿() 玄奘() 蜃楼() 戈壁()酷热() 蔚蓝() 万顷() 倒映() 2.解释词语。(1)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表格式导学案4,标签:苏教版初二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盐阜中学初二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

执笔人        审核人                                 2011年4月     日

课题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1.了解文中介绍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2.探寻这些奇怪现象产生有缘由,并学会从科学角度来作出正确的解释,体会和学习作者释疑的巧妙构思。

3.体会文章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1.细读课文,梳理文章思路,通过抓关键词语的方法,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及了解说明方法。

2.品味语言,体会文章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3.扩展阅读,培养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

 

海市蜃楼:沙漠地面由于酷夏烈日暴晒,上下层空气温差很大,加上光线的折射和反射的影响,使人们产生错觉,因而形成“海市蜃楼”。

鸣沙:沙漠面部的沙子细小而干燥,含有大部分石英,被太阳晒得火热后,经风的吹拂或人马的走动,沙粒移动磨动磨擦起来便会发出声音。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戳穿(   )   玄奘(  )   蜃楼(  )   戈壁(   )酷热(  )  蔚蓝(   )   万顷(   )  倒映() 

2.解释词语。

(1)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

(2)可望而不可即:只能望见而不能接近。即:靠近,接近。

(3)海市蜃楼: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比喻虚幻手事物。

(4)单枪匹马:原指打仗时一个人上阵。比喻单独行动,没有人帮助。

(5)举目远看:抬起眼睛向远处看。

(6)鬼怪离奇:像鬼怪那样不寻常而出人意料。

(7)汪洋万顷:汪洋:形容水势浩大的样子。万顷:形容面积大。形容水势浩大,无边无际。

(8)渴不可耐:口渴得不能忍受。而:受得住,禁得起。

3.作者简介:竺可桢(1890—197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近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著作有《物候学》《竺可桢文集》等。

4.下列文字括号中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据一些专家的意见,(    )沙漠西部的沙子是细沙(    )干燥,含有大量石英,被太阳晒得火热后,经风的吹拂____________人马的走动,沙粒移动摩擦起来,____________会发出声音,这便是鸣沙。 
A.如果……而……或……便  B.只要……且……和……便 
C.只要……而……和……就  D.只要……而……或……便 

5.选出填入下面句子中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由于光线折光和反射的影响,人们产生一种错觉,空中的乔木看来像____________在地面上。 
(2)蔚蓝的天空____________在地上,便看成是汪洋万顷的湖面了。 
(3)那便可把地平线下寻常所见不到的岛屿、人物统统____________在天空中,成为空中楼阁。 
A.(1)倒映(2)倒栽(3)倒影  B.(1)倒栽(2)倒影(3)倒映 
C.(1)倒挂(2)倒映(3)倒影  D.(1)倒栽(2)倒映(3)倒映 

6.将下列句子按照正确的次序排列。

①                 蔚蓝的天空倒映在地上,便看成是汪洋万顷的湖面了。②

成为空中楼阁,又叫做海市蜃楼。③沙漠中地面被太阳晒得酷热,贴近地面的一层空气温度就比上面一两米的温度高许多。④若是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低而上层高,短距离内相差七至八摄氏度,⑤这样由于光线折光和反射的影响,人们产生一种错觉,空中的乔木看来像倒栽在地面上,⑥像平直的海边地区有时所遇见的那样,那便可把地平线下寻常所见不到的岛屿、人物统统倒映在天空中,

正确顺序:                            

1.【解析】注意字音和字形 【答案】chuō  zàng  shèn  gē 

kù   wèi  qǐng  dào  

2.略

3.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家

4.D(见课文。) 

5.D(倒影的主语是“天空”,是“影子”在地上;“倒映”是映射在空中,修饰对象不同。) 

6.③⑤①④⑥②

一.设置情境,导入课文。

   同学们知道“海市蜃楼”这个成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景象吗?“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在夏天,沙漠沿海一带,有时在空中能看到连绵的群山,缥缈的楼阁,如梦如幻,也有人真以为是仙境所在,古人也误认为是蜃吐气而成,所以叫“海市蜃楼”。那么它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从《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寻找答案吧。

二.合作探究,解疑释疑。

1.从语言风格和说明对象来看本文各属于哪类说明文。

明确:(说明文按说明内容可分为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本文是事理性说明文。按语言风格可分为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等科学小品)本文属于文艺性说明文。

2.课文里提到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有哪些?你读过本文后能解释清楚吗?(你认为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明确:(课文主要描述了两种奇怪的现象。一是“魔鬼的海”和“海市蜃楼”,二是“呜沙”。) 关于“魔鬼的海”,引用了孟奇对士兵的解说,作者并用光线折光和反射的科学道理进一步说清楚了海市蜃楼这一奇怪的现象。

[1] [2] [3] [4]  下一页


Tag:初二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初二下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初二下册语文教案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表格式导学案4》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