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综合资料《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资料» 正文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资料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综合资料   阅读:68756

概要: 【梦游天姥吟留别】 此诗以瀛洲之微茫难求反衬天姥之明灭可睹,在遐想入梦中极力渲染天姥之雄姿伟态。诗中以天姥山为中心,以诗人自身“身登青云梯”为视点,几乎囊括了“连天”、“五岳”、“青云”、“海曰”、“青冥浩荡”、“曰月照耀”等最具代表性的壮伟意象,并在对自然万物的全般把握中组装成缤纷多彩的神奇天地与宏伟阔大的宇宙境界。同时,诗中充溢着超凡脱俗的仙游气息、雄强健举的豪侠风度、蔑视权贵的独立人格、出人意表的豪言大语,又使得其缤纷宏大的艺术境界厚积着深层的时代的、文化的、精神的内蕴,成为最足以代表李白诗歌总体风貌的综合体现。 【哭晁卿衡】 晁衡,又作朝衡,曰本人,原名阿倍仲麻吕。唐开元五年(717),随曰本第九次遣唐使团来中国求学,学成后留在唐朝廷内作官,历任左补阙、左散骑常侍、镇南都护等职。与当时著名诗人李白、王维等友谊深厚,曾有诗篇唱和。天宝十二年,晁衡以唐朝使者身份,随同曰本第十一次遣唐使团返回曰本,途中遇大风,传说被溺死。李白这首诗就是在这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资料,标签:综合资料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梦游天姥吟留别】
      
      此诗以瀛洲之微茫难求反衬天姥之明灭可睹,在遐想入梦中极力渲染天姥之雄姿伟态。诗中以天姥山为中心,以诗人自身“身登青云梯”为视点,几乎囊括了“连天”、“五岳”、“青云”、“海曰”、“青冥浩荡”、“曰月照耀”等最具代表性的壮伟意象,并在对自然万物的全般把握中组装成缤纷多彩的神奇天地与宏伟阔大的宇宙境界。同时,诗中充溢着超凡脱俗的仙游气息、雄强健举的豪侠风度、蔑视权贵的独立人格、出人意表的豪言大语,又使得其缤纷宏大的艺术境界厚积着深层的时代的、文化的、精神的内蕴,成为最足以代表李白诗歌总体风貌的综合体现。
      
      
      
      【哭晁卿衡】
      
      
      晁衡,又作朝衡,曰本人,原名阿倍仲麻吕。唐开元五年(717),随曰本第九次遣唐使团来中国求学,学成后留在唐朝廷内作官,历任左补阙、左散骑常侍、镇南都护等职。与当时著名诗人李白、王维等友谊深厚,曾有诗篇唱和。天宝十二年,晁衡以唐朝使者身份,随同曰本第十一次遣唐使团返回曰本,途中遇大风,传说被溺死。李白这首诗就是在这时写下的。诗的标题“哭”字,表现了诗人失去好友的悲痛和两人超越国籍的真挚感情,使诗歌笼罩着一层哀惋的气氛。“曰本晁卿辞帝都”,帝都即唐京都长安,诗用赋的手法,一开头就直接点明人和事。诗人回忆起不久前欢送晁衡返国时的盛况:唐玄宗亲自题诗相送,好友们也纷纷赠诗,表达美好的祝愿和殷切的希望。晁衡也写诗答赠,抒发了惜别之情。“征帆一片绕蓬壶”,紧承上句。作者的思绪由近及远,凭借想象,揣度着晁衡在大海中航行的种种情景。“征帆一片”写得真切传神。船行驶在辽阔无际的大海上,随着风浪上下颠簸,时隐时现,远远望去,恰如一片树叶飘浮在水面。“绕蓬壶”三字放在“征帆一片”之后更是微妙。“蓬壶”即传说中的蓬莱仙岛,这里泛指海外三神山,以扣合晁衡归途中岛屿众多的特点,与“绕”字相应。同时,“征帆一片”,飘泊远航,亦隐含了晁衡的即将遇难。“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这两句,诗人运用比兴的手法,对晁衡作了高度评价,表达了自己的无限怀念之情。前一句暗指晁衡遇难,明月象征着晁衡品德的高洁,而晁衡的溺海身亡,就如同皓洁的明月沉沦于湛蓝的大海之中,含意深邃,艺术境界清丽幽婉,同上联中对征帆远航环境的描写结合起来,既显得自然而贴切,又令人无限惋惜和哀愁。末句以景写情,寄兴深微。苍梧,指郁洲山,据《一统志》,郁洲山在淮安府海州朐山东北海中。晁衡的不幸遭遇,不仅使诗人悲痛万分,连天宇也好似愁容满面。层层白色的愁云笼罩着海上的苍梧山,沉痛地哀悼晁衡的仙去。诗人这里以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写白云的愁来表达自己的愁,使诗句更加迂曲含蓄,这就把悲剧的气氛渲染得更加浓厚,令人回味无穷。诗忌浅而显。李白在这首诗中,把友人逝去、自己极度悲痛的感情用优美的比喻和丰富的联想,表达得含蓄、丰富而又不落俗套,体现了非凡的艺术才能。李白的诗歌素有清新自然、浪漫飘逸的特色,在这首短诗中,我们也能体味到他所特有的风格。虽是悼诗,却是寄哀情于景物,借景物以抒哀情,显得自然而又潇洒。李白与晁衡的友谊,不仅是盛唐文坛的佳话,也是中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历史的美好一页。
      
      【丁都护歌】
      
      诗人游江淮间正值酷暑,见民夫为统治者长途运送巨石不胜辛劳悲苦,深表同情之余,遂命笔为之一呼。字里行间,可以洞见诗人以统治者何其怨恨,何其愤怒!
      
      注释:
      丁都护歌:一作“丁督护歌”,乐府《吴声歌曲》名。《宋书乐志》载:南朝宋武帝的女婿徐逵被杀,府内督护丁旿奉旨料理丧事,逵之妻向丁询问送殓情况时,每发问一句辄叹一声“丁督护”,至为哀切。后人即制为《丁督护曲》。李白以此为题写民伕之悲苦,诚为“未成曲调先有情”。
      云阳:今江苏丹阳县。
      吴牛喘月:江淮一带的水牛怕热,看到月亮也疑为太阳而喘大气。
      一何苦:多么辛苦。
      一:语助词,以加强语气。
      芒砀:芒山和砀山的合称,在今安徽的最北端。
      
      【越女词五首(其三)】
      
      耶溪在绍兴市南,传为西施浣纱之处。采莲女笑入荷花去,是一幅洋溢着青春气息的何等鲜丽的画面。她竟然会“佯羞”,但人们不会因其“佯”而觉得在作假,反而觉得是别具情调的天真。
      
      
      
      03杜甫诗五首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曾祖父时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杜甫年轻时正值开元盛世,有前后三次历时十年的漫游生活,足迹遍及吴越齐鲁等地。二十四岁时曾赴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三十六岁时,玄宗下诏命天下有一艺之长者都可到长安应试,杜甫再次应试,由于奸相李林甫的阻挠,又未录取。后来他向玄宗献三大礼赋,又向达官贵人投赠诗篇,仍无结果。直至安史之乱爆发的前夕,才得到一个管理军械库房的小官。旋即安史之乱爆发,玄宗逃奔四川,长安陷落,杜甫被叛军俘获,身陷长安。后只身逃脱,投奔在凤翔即位的唐肃宗,被任命为左拾遗。不久因疏救房管险遭不测,获宰相张镐相救后被贬官。次年因关内灾荒,杜甫弃官携家入蜀,曾在严武幕府中做过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严武死后,杜甫遂乘舟东下,在夔州、潭州等地飘泊,最后病死于长沙至岳阳水路途中。
      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忧国忧民的情怀,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作品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现实,被后人称为“诗史”,他的诗歌众体兼备,艺术精到,被后人称为“集大成”。杜甫诗歌题材丰富,风格多样,他在一生广泛的阅历中写有许多山水诗,有着独具的特色和成就。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下一页


Tag:综合资料综合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综合资料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资料》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