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结尾二句又一大转折,写词人从对往事的回忆回到悲凉的现实。华胥梦,语出《列子 ·黄帝》,故事谓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其国无帅长,一切崇尚自然,没有利害冲突,此处喻北宋全盛时景象,随着金人的入攻,霎时灰飞烟灭,恍如一梦。在“华胥梦”上着以“分明一觉”四字,更加重感情色彩。词人如梦方醒,仔细辨认,春光依旧,景物全非,两眶热泪,不禁潸然泪下,读之令人怆然。词一般以景结情为好,但以情煞尾,也有佳篇。此词尾句纯用情语,且以“东风”二字与上阙“春到小桃枝”相呼应,丝丝入扣,却有泉流归海,悠悠不尽的意味。 此词结构极其严密。“分明一觉华胥梦”是词中关键句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词眼”。词的上下二阙,全赖这个词眼的眼光照映。从全词看,感情写得有起有伏,曲折多变。如果说前三句写悲凉,过拍则转写欢乐;如果说过片是写欢乐的高潮,结尾二句又跌入悲怆的深渊。悲喜相生,跌宕有致,因而能攫住读者的心灵。词中还运用了回忆对比的手法:以今曰之悲凉,对比昔曰之全盛;以梦中之欢乐,对比现实之悲哀,冲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一任感情之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资料,标签:综合资料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结尾二句又一大转折,写词人从对往事的回忆回到悲凉的现实。华胥梦,语出《列子
·黄帝》,故事谓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其国无帅长,一切崇尚自然,没有利害冲突,此处喻北宋全盛时景象,随着金人的入攻,霎时灰飞烟灭,恍如一梦。在“华胥梦”上着以“分明一觉”四字,更加重感情色彩。词人如梦方醒,仔细辨认,春光依旧,景物全非,两眶热泪,不禁潸然泪下,读之令人怆然。词一般以景结情为好,但以情煞尾,也有佳篇。此词尾句纯用情语,且以“东风”二字与上阙“春到小桃枝”相呼应,丝丝入扣,却有泉流归海,悠悠不尽的意味。
此词结构极其严密。“分明一觉华胥梦”是词中关键句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词眼”。词的上下二阙,全赖这个词眼的眼光照映。从全词看,感情写得有起有伏,曲折多变。如果说前三句写悲凉,过拍则转写欢乐;如果说过片是写欢乐的高潮,结尾二句又跌入悲怆的深渊。悲喜相生,跌宕有致,因而能攫住读者的心灵。词中还运用了回忆对比的手法:以今曰之悲凉,对比昔曰之全盛;以梦中之欢乐,对比现实之悲哀,冲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一任感情之所至,恣意挥写,哀而不伤,刚健深挚。
【贺新郎(梦绕神州路)】
当北宋覆亡,士夫南渡的这个时期,悲愤慷慨的忧国爱国的词家们,名篇叠出。
“梦绕”一句言我辈魂梦皆不离那未复的中原故土。“怅秋风”三句,写值此素秋,金风声里,一方面听此处吹角连营,似乎武备军容,十分雄武,而一方面想那故都汴州,已是和黍离离,一片荒残,此一起即将南宋局势,缩摄于尺幅之中。以下便由此严词质问,决似屈子《天问》之体格。
首问:为何一似昆仑天柱般的黄河中流砥柱,竟然倾毁,以致浊流泛滥,使九州之土全归沉陆,?又因何而使衣冠礼乐的文明乐土,一旦变成狐兔盘踞横行的惨境!须知狐兔者,,既实指人民流析,村落空虚,唯馀野兽,又虚指每当国家不幸陷于敌手之时,必然狐兔横行,古今无异。
下用杜少陵句“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言天高难问,人间又无可共语者,只得如胡公者一人同在福州,而今又遽别,悲可知矣!上片一气写来,全为逼出“更南浦,送君去”两句,其笔力盘旋飞动,字字沉实,作掷地金石之响。
过片变预想别后情怀,盖饯别在水畔,征帆既远,犹不忍离去,伫立以至岸柳凉生,夜空星见。“耿斜河”三句,如孟襄阳﹑苏东坡,写“微云渡河汉”,写“疏星渡河汉”﹑“金沙波,玉绳低转”,何其神理之相似!而在芦川,悲愤激昂之怀,忽着此一二句,益见其感情之深挚,伫立之久。如以“闲笔”视之,即如只知大嚼为食,而不晓细品为饮者,浅人难得深味矣。
下言此别之后,不知胡公流落之地,竟在何所,想象也觉难及,其荒远之状毕竟何似,相去万里,更欲对床夜,,如朋友兄弟之故事,岂复可得!语云雁之南飞,不逾衡阳,而今新州更去衡阳几许?宾鸿不至,书信将凭谁寄付?不但问天之意直连前片,而且痛别之情古今罕见。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隐居山阴农村以后写的,具体写作年代不详。
词中回顾自己当年在梁州参军,企图为恢复中原、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往事,如今壮志未酬,却已年老体衰,反映了作者晚年悲愤不已,念念不忘国事的愁苦心情。
上片前两句是当年作者在梁州参加对敌战斗心情与生活的概述。他胸怀报国鸿图,匹马单枪驰骋于万里疆场,确实想创立一番不朽的业绩。“觅封侯”不能单单理解为陆游渴望追求高官厚禄,因为在写法上作者在这里暗用了《后汉书·班超传》记载的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班超投笔“以取封侯”,后来在西域立了大功,真的被封为“定远侯”。陆游这样写,说明当年他在梁州的时候,也曾有过象班超那样报国的雄心壮志。可是,陆游的愿望并未变成现实,后两句便是眼前生活的真实写照:睡梦里仍然出现旧曰战斗生活的情景,说明作者雄心未已,睁眼看看眼前,“关河”毋庸说已经无影无踪,当年的战袍却早就被尘土所封,满目是凄凉惨淡的景象。
下片紧承上片,继续抒发自己念念不忘国事,却又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郁闷心情。“胡未灭”说明敌寇依然嚣张;“鬓先秋”慨叹自己已经无力报国;“泪空流”包含作者的满腔悲愤,也暗含着对被迫退隐的痛心。
结尾三句,苍劲悲凉,寓意深刻。“谁料”二字感叹自己被迫退隐,流露了对南宋统治集团不满的情绪。“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是年迈苍苍的陆游血与泪的凝聚,它很容易让读者想起放翁那首常常使人热泪盈眶的《示儿》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曰,家祭毋忘告乃翁。”这是因为,两者所表现的爱国主义思想完全是一致的。
情感真挚,丝毫不见半点虚假造作;语言通俗,明白如话;悲壮处见沉郁,愤懑却不消沉。所有这些,使陆游这首词感人至深,独具风格。
【柳梢青(铁马蒙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下一页
Tag:综合资料,综合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综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