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生:写了早操开始了,我们排着队进入操场做早操。师:那第三句呢?生:上课了,我们听得专心,读得动情,议得热烈。师:读读第四句。生:这一句写了中午15分钟时间,我们在描红临贴。师:最后一句呢?生:写了每周两次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我们各自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师:这样一句一句地理解似乎很小儿科啊,知道我为什么让你们这样一句一句地说?读读这几句,发现了什么?生:作者从清晨一直写到中午,还写到兴趣活动。生:也就是他从早到晚写了在学校里一天的学习生活!师:我们在校园里生活了一千多个日子,难忘的事说也说不完,他就选取了典型的一天,具体写了一天的学习生活。这样写让你感受到了什么?生:我感受到他们一天的学习安排得满满的,但又是丰富多彩的。师:课件出示浓缩了的一段话(即把第三段缩写了)读一读,这样写不也写了一天的学习生活吗?生:不行,这样写好象有点不通。师:是不通吗?有其他意见吗?生:这样写就没有活泼感了。生:我也觉得不行,因为第一句说:“6年的学习生活像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如果把中间的5句话变得简炼、概括了,那么就不能说明“学习生活像五彩的画卷”了。生:这样简单地写就不能深深地表达他
《明天,我们毕业》(第一教时)课堂实录,标签: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http://www.88haoxue.com师:那第三句呢?
生:上课了,我们听得专心,读得动情,议得热烈。
师:读读第四句。
生:这一句写了中午15分钟时间,我们在描红临贴。
师:最后一句呢?
生:写了每周两次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我们各自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
师:这样一句一句地理解似乎很小儿科啊,知道我为什么让你们这样一句一句地说?读读这几句,发现了什么?
生:作者从清晨一直写到中午,还写到兴趣活动。
生:也就是他从早到晚写了在学校里一天的学习生活!
师:我们在校园里生活了一千多个日子,难忘的事说也说不完,他就选取了典型的一天,具体写了一天的学习生活。这样写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他们一天的学习安排得满满的,但又是丰富多彩的。
师:课件出示浓缩了的一段话(即把第三段缩写了)读一读,这样写不也写了一天的学习生活吗?
生:不行,这样写好象有点不通。
师:是不通吗?有其他意见吗?
生:这样写就没有活泼感了。
生:我也觉得不行,因为第一句说:“6年的学习生活像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如果把中间的5句话变得简炼、概括了,那么就不能说明“学习生活像五彩的画卷”了。
生:这样简单地写就不能深深地表达他们对学校的热爱了。
师:你们都说到了点子上。那请你们再读读这一段,抓住一个词或一句话来具体说说如何写出校园生活的美好。
生:我从“在课堂上,我们听得专心,读得动情,议得热烈,就像棵棵幼苗尽情地吮吸着汩(gǔ)汩流来的甘泉。”这句话中感受到我们像幼苗一样吮吸着汩汩流来的甘泉,就是在学习知识。
师:读读前后文,能说说他们像幼苗一样汩汩吸着哪些知识的甘泉吗?(学生议论略)
师:吸收知识本来是——(学生接:无声无形无息的)但是这样写能让我们仿佛看到幼苗在——(学生:长大),汩汩的声音仿佛就是幼苗拔节而高的声音。让我们来读读这句话,感受比喻的妙处吧!(生读)
生:我还发现前面写了我们像棵棵幼苗,后面又写了“我们在这里茁壮成长”也把我们比成了幼苗,前后呼应。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上一篇:《广玉兰》教学案例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