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语法修辞材料

[10-21 00:05:30]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综合教案资料   阅读:68568

概要:一般复句扩展成二重复句,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一种是单句加复句。复句中的前一个分句是单句,后一个分句扩展成复句。例如:苏林教授一生桃李满天下,︱但这样年轻而又有才华的学生却还是第一个,‖这样的事情也还是第一次碰到。第二种是复句加单句。复句中的前一个分句扩展成复句,后一个分句是单句。例如:他们凭空想了许多念头,‖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空话,︱可是从来没认真做过一件事。第三种是复句加复句。复句中的每个分句又扩展成复句。例如: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断了,‖还有深埋在底下的竹根。学会分析二重复句,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句子的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首先要统观全局,从总体上分析,找出全句第一个层次所在的地方,弄清楚前后分句的关系;然后分析第一层次的两个分句,如果是复句,再弄清它的两个分句的关系。分析要注意关联词语,这对判断复句的结构层次和分句间的关系很有帮助。分析二重复句可以采用符号法。第一层次,在分句之间用“︱”表示;第二层次,在分句之间用“‖”表示。分句间的关系在竖线上表明。例如:(1)倘若你想把一切错误都关在门外,‖那你也必将被关在

语法修辞材料,标签:教案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一般复句扩展成二重复句,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一种是单句加复句。复句中的前一个分句是单句,后一个分句扩展成复句。例如:

苏林教授一生桃李满天下,︱但这样年轻而又有才华的学生却还是第一个,‖这样的事情也还是第一次碰到。

第二种是复句加单句。复句中的前一个分句扩展成复句,后一个分句是单句。例如:

他们凭空想了许多念头,‖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空话,︱可是从来没认真做过一件事。

第三种是复句加复句。复句中的每个分句又扩展成复句。例如: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断了,‖还有深埋在底下的竹根。

学会分析二重复句,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句子的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首先要统观全局,从总体上分析,找出全句第一个层次所在的地方,弄清楚前后分句的关系;然后分析第一层次的两个分句,如果是复句,再弄清它的两个分句的关系。分析要注意关联词语,这对判断复句的结构层次和分句间的关系很有帮助。

分析二重复句可以采用符号法。第一层次,在分句之间用“︱”表示;第二层次,在分句之间用“‖”表示。分句间的关系在竖线上表明。例如:

(1)倘若你想把一切错误都关在门外,‖那你也必将被关在真理的门外;︱倘若你

                               (假设)                      (并列)

想避免任何失败,‖那你也必定永远得不到成功。

     (假设)

(2)在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中,有不少科学家认识了真理,‖并且坚持真理,|结果

递进            因果

被愚昧的统治者杀死、烧死,‖他们的学说、著作也被禁止、焚烧。

                         并列

第七章  修辞方法

比喻

比喻是最常见的一种修辞方法。不论是日常谈话还是书面写作,都往往离不开比喻的使用。

比喻就是打比方。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就是比喻。例如:

(1)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2)因为它是活动的,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简直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消失了。

(1)写遍地的野花,把它比成“眼睛”和“星星”,点缀在草丛中,不仅有动感,而且有美感,把野花写活了。(2)把“霞光”比作“燃烧着的火焰”,描绘出霞光的随浪摇曳,翻腾的情状。.

比喻一般有甲乙两个事物,甲是被比喻的事物,叫本体;乙是用来比喻的事物,叫喻体。本体和喻体之间一般用比喻词连接。具体有三种情况。

一是用比喻词 “像”、“好像”、“如”、“如同”、“似的”、“仿佛”、“像……一样”、“如同……一般”等连接的比喻。例如:

(1)这些字体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2)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1)把字帖比做小国旗,不仅因为二者在外型相似,更烘托出当时教室里强烈的爱国气氛。(2)接连用三个比喻写春雨,形象地绘出了春雨的细密、轻盈的特点。

二是用比喻词 “是、就是、成为、变成、等于”等连接的比喻。例如:

(1)春月是一只青春鸟,伏着幽幽夜色,栖落在古城的檐角。

(2)秋叶呀,你是惦记那失去叶的枝头会被冰霜所冻煞吗?不会的,它在你的养育下,早已不是昨日那弱不禁风的娇儿女,而长成了铁干虬枝的大丈夫。

(1)把“春月”比做青春鸟,好像它也有生命,有情趣一样。(2)先说“不是”什么,再说“长成了”什么,从正反两方面设喻,写出了“失去叶的枝头”的顽强的生命力。

三是喻体直接代替本体的比喻。例如:

(1)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2)不平的秋风拍着大地劝告说:来年,再也不要理睬这些薄情者啦。

(1)直接用“一髻儿白花”代替树尖上的小雪,给无生命的雪增添了无尽的活力。(2)用“无情者”代替了那些应时而来的黄莺、蝴蝶、花儿、杨柳等,点明了他们薄情的性格。

比喻一般是用具体比抽象,用浅显比深奥。因此,用比喻来描写事物,可以把事物描写得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用比喻来阐述道理,可以把道理阐述得通俗浅显、易于理解。

学习运用比喻时应注意:

1.比喻的事物必须是常见的、浅显易懂的。即一定要用人们非常熟悉的具体事物,来比喻人们不熟悉或不太熟悉的事物。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就达不到比喻的目的。如:“蔚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无暇的白云。那白云有的像连绵起伏的山峦;有的像昂首挺胸的雄鸡;有的像缓缓流淌的小河……真是千姿百态,变幻莫测。”这段话用人们非常熟悉的山峦、雄鸡、小河来比喻姿态各异的云朵,我们一读就懂。又如:翠绿的荷叶像一张翡翠盘,积存在荷叶上的雨珠,好似颗颗珍珠。”这句话,作者用“翡翠盘”比喻“荷叶”,用“珍珠”比喻“雨珠”,读起来就令人费解。因为珍珠并不多见,人们更少看见翡翠盘到底什么样。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Tag:综合教案资料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综合教案资料
》《语法修辞材料》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