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2)非常雪白的墙壁,晃得人眼睛都睁不开了。(1)的定语“10月1日”是多余的。因为“国庆节”就是“10月1日”,这是不言而喻的。(2)的“非常”也是多余的,因为“雪白”本身已包含程度,是指“像雪一样白”。此外,并列短语表示并列的几种事物,几种动作行为或并列的几种性状,使用时要注意几项并列一定要恰当,否则就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特别是几种事物并列时,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关系。下边几个例子中的并列短语都有并列不当的毛病。(1)这个商店出售食品、水果和糕点。(2)晚会上表演了音乐、舞蹈和气功等文艺节目。(3)参加这次活动的都是共青团员和中学生。(4)我们应该培养自己解决问题、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1)中的“食品”包括了“水果和糕点”,不能把它和“水果”、“糕点”并列在一起。这句话可以改为“这个商店出售水果和糕点等食品”。(2)中的“气功”不属于文艺,不能和“音乐、舞蹈”并列。如果把“文艺节目”改为“节目”,这个句子就没有毛病了。(3)中的“共青团员”和“中学生”所指范围有交叉,“共青团员”中有“中学生”,“中学生”中也有“共青团员”,因此这两个词不能组成并列短语。这句话
语法修辞材料,标签:教案大全,http://www.88haoxue.com(2)非常雪白的墙壁,晃得人眼睛都睁不开了。
(1)的定语“10月1日”是多余的。因为“国庆节”就是“10月1日”,这是不言而喻的。(2)的“非常”也是多余的,因为“雪白”本身已包含程度,是指“像雪一样白”。
此外,并列短语表示并列的几种事物,几种动作行为或并列的几种性状,使用时要注意几项并列一定要恰当,否则就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特别是几种事物并列时,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关系。下边几个例子中的并列短语都有并列不当的毛病。
(1)这个商店出售食品、水果和糕点。
(2)晚会上表演了音乐、舞蹈和气功等文艺节目。
(3)参加这次活动的都是共青团员和中学生。
(4)我们应该培养自己解决问题、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中的“食品”包括了“水果和糕点”,不能把它和“水果”、“糕点”并列在一起。这句话可以改为“这个商店出售水果和糕点等食品”。(2)中的“气功”不属于文艺,不能和“音乐、舞蹈”并列。如果把“文艺节目”改为“节目”,这个句子就没有毛病了。(3)中的“共青团员”和“中学生”所指范围有交叉,“共青团员”中有“中学生”,“中学生”中也有“共青团员”,因此这两个词不能组成并列短语。这句话可以改为:“参加这次活动的都是共青团员,其中一部分是中学生。”(4)中面对一个问题,先“解决”,然后再“观察”、“分析”,这显然不合事理。如果说成“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个并列的短语就没有毛病了。
第四章 句子成分
一、句子
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有一定的语气语调,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
二、单句
从结构上说,句子有单句和复句之分。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词构成,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组合而成。
大多数单句是由短语带上一定的语气语调构成。例如:“我是中学生。”这是由主谓短语“我是中学生”带上叙述性的语调构成的单句。另有少数的单句是由词构成的。如:“立正!”这是由动词“立正”带上命令语调构成的句子。
单句有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之分。由主谓短语构成的单句称为主谓句。如:
①赵州桥非常雄伟。
②今天星期五。
③班主任查老师把阿伦安排在贾里边上的座位上。
④父亲忽然看见两位先生在请两位打扮很漂亮的太太吃牡蛎。
由其它短语或单个词构成的单句称为非主谓句。如:
①禁止吸烟!
②多可爱的小生灵啊!
③进来!
三、句子成分
句子由不同的成分构成。句子的成分主要有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和中心语。
(一)主语
主语是句子陈述的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一般用符号“ ”表示。如:
①我们是一列树。
②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③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
主语一般由词充当,有时也可以由短语充当,其中要注意的是主谓短语。主谓短语,如果表示一种事物或一个事件,可以充当主语。例如:
①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在向我们袭来。
②牛骨头炖野菜营养丰富。
说明:主谓短语入句充当主语,谓语中一般不会出现动作、行为动词。
(二)谓语
谓语是对句子的主语作陈述成分,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一般用符号“ ”表示。如:
①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
②我们家的台阶低。
③妈妈突然问我。
谓语一般由动词或形容词充当,有时主谓短语也可以充当。主谓短语入句充当谓语,主要是对主语进行描写、说明或评判。例如:
①人民大会堂灯火辉煌。
②车夫们谁不晓得虎妞和祥子。
③这个人你可小看不得。
④王老师身体健康。
⑤人民的生活一天好似一天。
(三)宾语
宾语是谓语动词的支配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工具等。一般用符号“ ”表示。如:
①敌人监视着苇塘。
②我们家盖了新房子。
③妹妹正在上小学。
有时,主谓短语也可以充当宾语,这时主谓短语表示一个事件或一种事物。例如:
①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
②我们只见河水闪着青光。
③荔枝蜜的特点之一是成色纯。
④晚霞在东,表明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
说明:主谓短语入句充当宾语,句中的谓语动词是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如希望、想)、感受的动词(如看见、发现)或说明性的动词(如表明、预示),一般是不能出现动作、行为动词。
(四)补语
补语是谓语动词的补充成分,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时间、处所、数量等。一般用符号“〈 〉”表示。如:
①一路上可以把那烫手的白薯揣〈在袖筒里〉取暖。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