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唐诗宋词[推荐]唐诗鉴赏问答集锦» 正文

[推荐]唐诗鉴赏问答集锦

[10-21 00:05:30]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唐诗宋词   阅读:68781

概要:在狱咏蝉 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注释】①西陆:秋天。南冠:楚国的帽子,后因以指囚犯。客思:他乡思故乡之情。侵:扰。②玄鬓,用女人的鬓发比蝉。白头,指自己。③高洁,古人认为蝉“饮露而不食”,诗人以之自喻,希望有人为之鸣冤昭雪。【鉴赏问答】 ①这是一首咏物诗,达到形神俱似的最高境界,诗人采用什么手法来写蝉呢?请作简要的分析:【答】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解题指要】咏物诗的创作要达到形神俱似的最高境界,一般都要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这诗创作的一种规律。凡是遇到这种类型的题目,都可以按照这样回答。 ②陆云说,蝉有“五德”:文、清、廉、俭、信。这首诗最能表明作者心迹的二德是什么? 【答】“清”──含冤入狱;“廉”──心志高洁。【解题指要】“清”和“廉”都可以从尾联中的“高洁”二字里悟出,这是点睛之笔。在回答这一问题时,还应结合诗人写作时的特定境遇。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侯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

[推荐]唐诗鉴赏问答集锦,标签:唐诗宋词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释】

  ①西陆:秋天。南冠:楚国的帽子,后因以指囚犯。客思:他乡思故乡之情。侵:扰。②玄鬓,用女人的鬓发比蝉。白头,指自己。③高洁,古人认为蝉“饮露而不食”,诗人以之自喻,希望有人为之鸣冤昭雪。

【鉴赏问答】

    ①这是一首咏物诗,达到形神俱似的最高境界,诗人采用什么手法来写蝉呢?请作简要的分析:

【答】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

【解题指要】咏物诗的创作要达到形神俱似的最高境界,一般都要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这诗创作的一种规律。凡是遇到这种类型的题目,都可以按照这样回答。

    ②陆云说,蝉有“五德”:文、清、廉、俭、信。这首诗最能表明作者心迹的二德是什么?

    【答】“清”──含冤入狱;“廉”──心志高洁。

【解题指要】“清”和“廉”都可以从尾联中的“高洁”二字里悟出,这是点睛之笔。在回答这一问题时,还应结合诗人写作时的特定境遇。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侯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注释】

  ①物侯,自然界的现象变化反应出季节的不同。②淑气,温和的春气。催黄鸟,促使黄莺早鸣。③古调,指陆丞的诗,赞其格调近于古人。

【鉴赏问答】

    ①诗人所“望”者为“物候”,请以“物”和“候”分别分析所“望”的具体内容:

【答】云霞、梅柳、黄鸟、绿苹是物,曙、春、淑气、晴光是候。

【解题指要】要回答“物”是什么并不难,难在“候”,但能表现“候”的字均在诗中出现,只要细心分析,不难找到。

    ②这首诗是怎样表现出诗人伤春思归之情?这样表现有何好处?请作简要分析人

【答】诗人以春意盎然,景色喜人,反衬伤春思归之情。显得分外强烈,感情益见深沉。

【解题指要】反衬手法的运用,在诗词创作中是经常可以见到的,“以乐景写哀情,则可倍增其哀,反之亦然。“这句话应该牢记,并运用到解答类似的问题中去。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安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释】

  ①佩玉:古人佩戴在腰间的玉饰。鸾:刻有鸾鸟形的铃铛。②画栋:饰有彩画的栋梁。南浦:地名,在今南昌西南。珠帘:缀有珍珠的帘幕。西山:在今南昌市西北。③闲云:自由自在的云。物换星移:表示时光流逝。④帝子:指李元婴。槛:栏杆。

【鉴赏问答】

    ①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对《滕王阁序》而言,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答】抒发了拳拳报国之情和怀才不遇的惆怅。是对反衬的总结。

【解题指要】这道题的回答要结合学过的课文《滕王阁序》。其实,能否运用课内学过的知识来回答课外的问题,是灵活运用能力大小的表现,也是高考测试的一个重要目标,这种能力一定要提高。

    ②这首诗以景结情,栏杆外的长江始终奔腾不息,滚滚东去表现出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答】表现出诗人对“胜地不常,盛筵难再”,“无路请缨”,寂寞惆怅之情。

【解题指要】“一切景语皆情语”,关键是要懂得此“情”为何物,与上一题一样,回答时要结合学过的课文《滕王阁序》。

题大庾岭北驿  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注释】

  ①大庾岭:在今江西省大庾县境。驿:驿舍、亭驿的简称。②阳月:农历十月。至此回:古代传说,大雁南飞到大庾岭后就折回。③殊未已:还是无法停止。④瘴:南方深山密林中的郁蒸之气。⑤望乡处:指岭上高处,即“陇头”。梅:大庾岭气候早暖,十月就可看到梅花开放。

【鉴赏问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


Tag:唐诗宋词唐诗宋词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唐诗宋词
》《[推荐]唐诗鉴赏问答集锦》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