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①这首诗抒发的是羁旅行役之愁,但全诗不见一个“愁”字,诗人究竟将“愁”藏在哪儿呢?【答】诗人把“愁”藏在南飞的大雁里,藏在江潮里,藏在森林里,藏在梅花里。【解题指要】“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在诗词创作中称此类为“虚”,因此不能以虚为虚,必须化景物为情思,这也是诗词鉴赏的一把钥匙。所以在回答这一问题时必须到诗人所写的景物中去寻找才行。 ②诗人以“应见陇头梅”作结,含有不少潜台词,请展开联想,加以发挥:【答】诗人想象明天岭上看到的将是盛开的红梅,多想折一枝寄给家人以报平安,但能逢上“驿使”吗?即使逢上驿使,恐怕也不愿意为迁客逐臣带上一枝梅远去。【解题指要】在诗词创作时,必须骑上联想的骏马,驰骋于广袤的时间和空间,鉴赏也应这样。在回答这道题时,还应结合诗人当时的遭遇何心境,这样才能“想”得合情合理。杂 诗 沈佺期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注释】①黄龙戍:唐时东北要塞,在今辽宁省开原县西北。解兵:撤兵,罢兵。②今春:今年,实为年年。良人:丈夫。昨夜:实为夜夜。③旗鼓:都是指挥军队用的
[推荐]唐诗鉴赏问答集锦,标签:唐诗宋词大全,http://www.88haoxue.com①这首诗抒发的是羁旅行役之愁,但全诗不见一个“愁”字,诗人究竟将“愁”藏在哪儿呢?
【答】诗人把“愁”藏在南飞的大雁里,藏在江潮里,藏在森林里,藏在梅花里。
【解题指要】“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在诗词创作中称此类为“虚”,因此不能以虚为虚,必须化景物为情思,这也是诗词鉴赏的一把钥匙。所以在回答这一问题时必须到诗人所写的景物中去寻找才行。
②诗人以“应见陇头梅”作结,含有不少潜台词,请展开联想,加以发挥:
【答】诗人想象明天岭上看到的将是盛开的红梅,多想折一枝寄给家人以报平安,但能逢上“驿使”吗?即使逢上驿使,恐怕也不愿意为迁客逐臣带上一枝梅远去。
【解题指要】在诗词创作时,必须骑上联想的骏马,驰骋于广袤的时间和空间,鉴赏也应这样。在回答这道题时,还应结合诗人当时的遭遇何心境,这样才能“想”得合情合理。
杂 诗 沈佺期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注释】
①黄龙戍:唐时东北要塞,在今辽宁省开原县西北。解兵:撤兵,罢兵。②今春:今年,实为年年。良人:丈夫。昨夜:实为夜夜。③旗鼓:都是指挥军队用的东西。龙城:匈奴的城名,在今蒙古共和国内,这里借指敌方的要地。
【鉴赏问答】
①“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十五的月亮》这几句歌词在这首诗中哪几句里表现了出来?
【答】从“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这两句表现出来。
【解题指要】这道题含有比较阅读得意味,“闺里月”,“照在家乡”;“汉家营” 照在边关,而“思念”则其意自明。
②“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这一联采用什么修辞手法?表现出“少妇”和“良人”怎样情意?
【答】采用互文的手法,表现了他们年年夜夜,苦苦相思,对月垂泪,既缠绵,又悱恻的无限情意。
【解题指要】互文这一修辞手法在课内已经见了不少,如“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秦时明月汉时关”,“主人下马客在船”等,理应掌握。而好的“闺怨”诗所抒之情大多既缠绵,又悱恻,似乎也是一种规律,关键在于要会掌握、运用。
送魏大从军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注释】
①魏大,陈子昂的朋友。②魏绛:春秋时晋国的大夫,曾以和戎政策消除了晋国的边患。这里借指魏大。③三河:古称黄河流域河东、河西、河内为“三河郡”,这里指洛阳。六郡:古指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河西。追:追攀。雄:英雄,这里指西汉时立功边疆的赵充国。④雁山:雁门山的简称。代:地名,代州(今山西省代县)。狐塞:飞狐塞的简称,在今河北涞源县北跨蔚县界。云中:郡名,云中郡,治所在今山西省大同县。⑤燕然:山名。东汉窦宪为车骑将军,大破北单于,登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鉴赏问答】
①这首诗对边塞环境描写有什么特色?起了什么作用?请作简要的分析:
【答】写出边塞险峻的形势以渲染气氛,预示将来激烈的战斗,富有想象。
【解题指要】边塞险峻的形势在许多边塞诗中屡见不鲜,触类旁通则理应做到。而由边塞的险峻形势联想到战争也是顺理成章的。
②用典是这首诗的最大特色,试简要概括一下用典在这首诗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答】诗人以三个古代立功边疆的英雄人物比喻魏大,寄予魏大以很大的希望,同时也表现出诗人自己为国立功的宏愿。
【解题指要】用典在诗词创作中颇为常见,尤其是引用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大多兼有比喻,这几乎成了定式。诗人既然来到了边塞,为国立功的宏愿也就自然隐含其中了。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注释】
①怀远:怀念远方亲人。②情人:有怀远之情的人。遥夜:长夜。③怜:爱惜。披衣:意为走出户外。露滋:表示夜已深。④尾联语出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
【鉴赏问答】
①这首诗的颔联以“怨”为中心,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作简要的分析。
【答】表现月圆人未圆时,诗人翻腾的心绪、深厚的感情、诚挚的态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
上一篇:《春江花月夜》教案5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