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唐诗宋词[推荐]唐诗鉴赏问答集锦» 正文

[推荐]唐诗鉴赏问答集锦

[10-21 00:05:30]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唐诗宋词   阅读:68781

概要:月 夜 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注释】①月色半人家:一大半人家都有月色照临。也可理解为月色照亮了半个庭院。阑干:横斜的样子,形容北斗星即将隐没。北斗横,南斗斜,正是更深时的景象。这里的“斜”和“阑干”同义。②偏:偏偏,表示出乎寻常或意料。新:初,刚。透:传进来。【鉴赏问答】①这首绝句描绘出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写出了什么样的感受?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答】描绘出一种幽美而静谧的如画的境界;写出了初春月夜气候转暖的特殊感受;抒发了诗人盼望春天,热爱春天的感情。【解题指要】诗中对月夜的描写大多可答之以静谧、幽美。“偏知”有独特之意,理应悟出。而写春天的诗,大多是抒发热爱春天之情,一想便知。②透过“虫声”你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这一写法有何特色?请作简要而深入的分析。【答】看到春临大地,万象复苏的景象。过去的许多诗人在描写初春时大多是从梅柳、晴光、莺声等方面入手,可刘方平却独辟蹊径,以崭新的意象绘出了一幅《回春图》,唱出一曲《回春歌》。【解题指要】解答这一题要用些生物学的知识,虫儿大多冬眠,只有春天到了才会复苏,才会鸣叫。

[推荐]唐诗鉴赏问答集锦,标签:唐诗宋词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注释】

①月色半人家:一大半人家都有月色照临。也可理解为月色照亮了半个庭院。阑干:横斜的样子,形容北斗星即将隐没。北斗横,南斗斜,正是更深时的景象。这里的“斜”和“阑干”同义。②偏:偏偏,表示出乎寻常或意料。新:初,刚。透:传进来。

【鉴赏问答】

①这首绝句描绘出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写出了什么样的感受?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答】描绘出一种幽美而静谧的如画的境界;写出了初春月夜气候转暖的特殊感受;抒发了诗人盼望春天,热爱春天的感情。

【解题指要】诗中对月夜的描写大多可答之以静谧、幽美。“偏知”有独特之意,理应悟出。而写春天的诗,大多是抒发热爱春天之情,一想便知。

②透过“虫声”你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这一写法有何特色?请作简要而深入的分析。

【答】看到春临大地,万象复苏的景象。过去的许多诗人在描写初春时大多是从梅柳、晴光、莺声等方面入手,可刘方平却独辟蹊径,以崭新的意象绘出了一幅《回春图》,唱出一曲《回春歌》。

【解题指要】解答这一题要用些生物学的知识,虫儿大多冬眠,只有春天到了才会复苏,才会鸣叫。以声写春,确实想法独特,以此回答特色问题,自然手到擒来。

赠阙下裴舍人   

二月黄鹂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悬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注释】

①阙下:宫阙之下,借指朝廷。舍人:即中书舍人,随侍皇帝左右,参与军国机密大事,权力极大。②上林:上林苑,这里指唐宫苑。紫禁:皇宫。③长乐:汉宫名,这里借指唐宫。龙池:泛指宫中之池。④阳和:指仲春。霄汉,指高空。捧日心:三国魏程昱年青时常梦上泰山,两手捧日。用以表达对皇帝的忠心。⑤献赋:以辞赋献于皇帝,这里指多次应试。未遇:还没显达。白发:作者自称。华簪:达官贵人的冠饰,这里指裴舍人。

【鉴赏问答】

①诗中所描绘的富丽堂皇的宫苑景色,起到什么作用?作者的目的又是什么?

【答】很好地衬托出裴舍人的高贵身分和地位,这样恭维、赞美裴舍人,希望得到他的帮助。

【解题指要】解答此题时首先要看诗题,既然此诗是送给裴舍人的,一切景物就皆为裴舍人而写。目的问题与当时的社会情况有关,其实此类诗文古代不少,就看你知识面广不广了。

②这虽然是一首干谒(求官)诗,但语言非常有特色,很有艺术性,请作简要的分析。唐诗中哪一首与之最接近?

【答】其语言比较含蓄,使人难以一下看透,且显得不亢不卑。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与之最接近。

【解题指要】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前面已经见过,一切照已知知识加含蓄回答即可。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注释】

①城:指长安。寒食,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两天,古人在这个节日里,前后禁火三日,只吃冷食,所以称为寒食节。御柳:宫苑中的柳树。②汉宫:唐宫。传蜡烛:唐寒食节宫中特许燃烛,对权宦近臣挨家传赐。五侯:历史上称“五侯”的很多,这里似指宦官。

【鉴赏问答】

①诗中形象而生动地描绘出寒食时节长安的明媚春光,诗人分别从什么角度进行描写?用了什么手法?起到什么作用?

【答】第一句总写长安城春意盎然,将长安城中无边春景囊括无余;第二句专写皇家风光,突出在东风吹拂下婆娑起舞的“御柳”这一景象。两句一红一绿,色彩的对比十分强烈,使整个画面显得非常的浓丽。

【解题指要】解答时首先应抓住“飞花”和“柳斜”这两个词语,和这两个词语中所隐含的“红”和“绿”两种色彩,其次要抓住带有概括性的词语“无处不”。

②诗中皇帝给宦官传赐蜡烛这一生活细节的描写,是为了表现什么?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起到什么作用?有一种什么样的意味?

【答】表现了皇帝对宦官的恩宠和宦官的灸手可热的势焰。用的是以小见大的手法,使这首诗显得既蕴藉含蓄,又巧妙无比。有深刻的讽刺意味

【解题指要】诗中只写皇帝给宦官送蜡烛,而没有提及给大臣们送蜡烛,可见宦官气势。蜡烛为小,而皇帝亲近谁为大,诗词中运用细节描写时往往是“以小见大”。诗人以似乎客观或者有点赞扬的口气叙事,其实其中隐含讥讽,只有懂得此诗为政治讽刺诗方能答出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


Tag:唐诗宋词唐诗宋词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唐诗宋词
》《[推荐]唐诗鉴赏问答集锦》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