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答】诗人写出了浩瀚大漠,一望无际,惊沙扑面,日色无光。渲染出激烈的战斗场面,反衬出唐军将士英勇杀敌的豪情。【解题指要】解答本题的要领是领会首句所描绘的景象。边塞诗在描绘大漠风光时,一般是一要抓住其浩瀚特色,二要抓住风、沙、草,三要抓住日或月。而这些描写都是用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几乎成为定式。 长信秋词(三) 王昌龄奉扫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注释】①长信秋词:拟托汉代成帝姬妾班婕妤失宠后在长信宫中某一个秋天的事情而写作的。长信宫:太后的寝宫,班婕妤在此侍候皇太后以避害。②奉扫:拿起扫把,从事打扫卫生的工作。平明:天刚亮的时候。金殿:皇宫中的金銮殿的简称。团扇:圆扇。③玉颜:洁白如玉的容颜。寒鸦:浑身乌黑的老鸦。昭阳:汉朝的宫殿名。汉成帝时,皇后赵飞燕姐妹受宠时所居。【鉴赏问答】 ①诗中“团扇”的作用非同一般,请结合原诗作简要的分析。【答】圆圆的“团扇”团团似明月,这和孤单的女主人公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突出地表现出女主人公百无聊赖的情态。【解题指要】扇之团,月之圆,以之反衬人之离
[推荐]唐诗鉴赏问答集锦,标签:唐诗宋词大全,http://www.88haoxue.com【解题指要】解答本题的要领是领会首句所描绘的景象。边塞诗在描绘大漠风光时,一般是一要抓住其浩瀚特色,二要抓住风、沙、草,三要抓住日或月。而这些描写都是用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几乎成为定式。
长信秋词(三) 王昌龄
奉扫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注释】
①长信秋词:拟托汉代成帝姬妾班婕妤失宠后在长信宫中某一个秋天的事情而写作的。长信宫:太后的寝宫,班婕妤在此侍候皇太后以避害。②奉扫:拿起扫把,从事打扫卫生的工作。平明:天刚亮的时候。金殿:皇宫中的金銮殿的简称。团扇:圆扇。③玉颜:洁白如玉的容颜。寒鸦:浑身乌黑的老鸦。昭阳:汉朝的宫殿名。汉成帝时,皇后赵飞燕姐妹受宠时所居。
【鉴赏问答】
①诗中“团扇”的作用非同一般,请结合原诗作简要的分析。
【答】圆圆的“团扇”团团似明月,这和孤单的女主人公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突出地表现出女主人公百无聊赖的情态。
【解题指要】扇之团,月之圆,以之反衬人之离和孤,可以看成诗词创作中的一种规律,例外者很少。而孤独之人多有百无聊赖之感也几乎成为定式。
②副词的运用对表达感情有时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请结合原诗作简要的分析。
【答】如用“且”字把百无聊赖的情态表现得更加生动,又如用“不及”和“犹”把女主人公怨愤的感情表现得更加深沉。
【解题指要】解答这一道题时首先要找出诗中的所有副词,然后结合这首诗的主题来加以分析。而更生动,更深沉、更强烈之类的词往往会被用上。
终南望余雪 祖 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注释】
①终南山:即秦岭,又名中南山或南山,主峰在陕西省长安县南五十里。唐朝士人为了当官多隐居于此,待价而估。②阴岭:指山的北面。秀:秀丽。积雪:即题中的“余雪”。浮云端:在浮云的顶上,指山的极高处。③林表:树林的上面。明:用作动词,出现的意思。霁色:雨、雪后出现的晴光。
【鉴赏问答】
①清代的王渔洋称赞这首诗为咏雪的“最佳”作品,这首诗究竟“佳”在哪里呢?
【答】首先“佳”在立意,有关心民瘼之意;其次“佳”在炼字,如用“浮”字,把积雪的终南山写活了。
【解题指要】古人云:“昔人论文字,以意为主”,回答时当然首先要考虑到立意。其次是锻炼功夫,即炼字,就是说要找到使用得最好的一个或几个动词。因为用得好的动词是诗中之“活字”,诗中若无“活字”,其诗必“死”无疑矣。
②“明”字在这首诗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请作简要的分析。
【答】含蓄地写出了雪霁后的夕阳,为山顶的积雪和树林抹上了一道亮丽的色彩,整个画面因此换了个模样,使终南山有了神秘的色彩,也使这首诗富有诗情画意。
【解题指要】“明”在诗中是使动用法,其主语是夕阳。在原本比较“暗”的画面上加上了夕阳,整个画面的色彩就大不一样了,应由此入手分析问题。
望 蓟 门 祖 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释】
①蓟门:即蓟城,唐幽州治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②燕台:即蓟北楼。客:作者自指。汉将营:指唐兵营。③生积雪:生于积雪之中。三边:这里泛指当时东北、北方、西北边防地带。危旌:插得很高的战旗。④烽火:这里泛指战火。拥:围绕,簇拥。⑤投笔吏:用汉朝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长缨:用汉武帝时的终军请缨缚南越王典故。这两个古人作者用以自喻。
【鉴赏问答】
①这首诗以“惊”字领起,有何作用?请作较深入的分析。
【答】以“惊”字领起,显得突兀,出人意料,有笼罩全篇的作用;还表达出作者对蓟门景象的独特感受,并留下了悬念,读者不禁要问,诗人为何要“惊”呢?
【解题指要】“惊”字是开头的关键字,回答时涉及到开头的知识。发端突兀,出人意料,有笼罩全篇的作用。同时,“惊”字也有小说、戏剧中悬念的作用。诗词的鉴赏是综合能力测试,必须调动自己所储藏的各种知识。
②这首诗对蓟门景色的描写十分生动、形象,请结合原诗作简要的分析。
【答】诗人从边城形胜险要着笔,从近到远,从内地到边塞,从陆上到海畔,着力描绘蓟门景象,动静结合,声色具备,使人感到动魄惊心,且心潮澎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
上一篇:《春江花月夜》教案5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