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唐诗宋词[推荐]唐诗鉴赏问答集锦» 正文

[推荐]唐诗鉴赏问答集锦

[10-21 00:05:30]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唐诗宋词   阅读:68781

概要:早 雁 杜 牧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注释】①早雁:早秋的鸿雁,喻兵乱中的流亡者。②金河:在今呼和浩特市南。秋半:指八月。虏弦开:敌人拉弓,这里指发动战争。③仙掌:汉武帝在长安建章宫内设承露盘,下有铜铸仙人伸掌捧托。这里代指唐宫殿。长门:西汉长安宫殿名,这里也指代唐宫殿。④胡骑:这里指回纥骑兵。逐:随。⑤潇湘:泛指湖南一带。菰米:花淡紫色,嫩茎叫茭白,果实叫菰米。莓苔:花白色,子红色,味酸甜。【鉴赏问答】①诗人对早雁持何种态度?这一态度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答】诗人对早雁体贴入微,关怀备至:既同情它们惊飞离散,也怜悯它们有家难归,还为它们的将来做了打算。体现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良苦用心。【解题指要】诗人对早雁的态度可从描写中摸索出来,如“惊飞四散哀”,“孤影过”,“莫厌”等词语中悟到。以早雁喻兵乱中的流亡者是回答第二问的关键。②“仙掌”、“长门”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用这两个地名有何深意?【答】用的是互文修辞法。隐含讥刺,凄清的皇宫夜景,衬托出逃难的早雁孤

[推荐]唐诗鉴赏问答集锦,标签:唐诗宋词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注释】

①早雁:早秋的鸿雁,喻兵乱中的流亡者。②金河:在今呼和浩特市南。秋半:指八月。虏弦开:敌人拉弓,这里指发动战争。③仙掌:汉武帝在长安建章宫内设承露盘,下有铜铸仙人伸掌捧托。这里代指唐宫殿。长门:西汉长安宫殿名,这里也指代唐宫殿。④胡骑:这里指回纥骑兵。逐:随。⑤潇湘:泛指湖南一带。菰米:花淡紫色,嫩茎叫茭白,果实叫菰米。莓苔:花白色,子红色,味酸甜。

【鉴赏问答】

①诗人对早雁持何种态度?这一态度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诗人对早雁体贴入微,关怀备至:既同情它们惊飞离散,也怜悯它们有家难归,还为它们的将来做了打算。体现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良苦用心。

【解题指要】诗人对早雁的态度可从描写中摸索出来,如“惊飞四散哀”,“孤影过”,“莫厌”等词语中悟到。以早雁喻兵乱中的流亡者是回答第二问的关键。

②“仙掌”、“长门”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用这两个地名有何深意?

【答】用的是互文修辞法。隐含讥刺,凄清的皇宫夜景,衬托出逃难的早雁孤飞时的悲凉情怀,加上“数声”悲啼,更显出境界之凄凉,情景妙合无垠。

【解题指要】回答这一道题的难点在“讥讽”,而“讥讽”又与用典有关,铜铸仙人伸掌捧托承露盘,长门,都与汉武帝有关,盛汉衰唐形成强烈的对比,加上孤雁惊飞、悲鸣所营造出的凄凉境界,都是对当时统治者的一种嘲讽。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释】

①商山:在陕西商县东南。②动征铎,指车行铃响,“铎”,大铃。悲故乡,思念故乡。语出《汉书·高祖本纪》:“游子悲故乡”。③槲叶,槲叶冬天存留在枝上,次年嫩芽发生时才脱落。枳花,枳树花,春天开,白色。明,作动词用,照的意思。④杜陵,汉宣帝的墓地之所在。这里指长安。凫,俗称野鸭。回塘,岸边曲折的池塘。

【鉴赏问答】

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六个名词连举,句法奇特,其妙无穷,请谈一谈妙在何处。

【解题指要】这一联是由代表典型景物的名词的选择与组合构成的,极其精练,且意象具足,足见诗人锤炼功夫。这是诗歌创作理论与经验,用来回答鉴赏问题,直可以一当十。

【答】六个名词包括了节令、时间、地点、景物,还隐含着诗人和别的早行人,用字精简,惜墨如金,字字珠玑,而道路辛苦自不待言。可谓“状难状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②颈联写自然景物,在着色上有何特点?这一景象描写起到什么作用?

【答】着色绮丽,一暗一明对比强烈,紧扣早行中所见的景象,渲染寂静的气氛,并点明了由晨光熹微而到天色大亮之时间变化。

【解题指要】明暗对比较容易看出,而抓住诗题中的“早”字是回答时的关键。由暗到明隐含时间变化,只要细心品味便可悟出。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释】

①苏武:西汉民族英雄,出使匈奴被扣押十九年,牧羊于北海。②魂销:激动得好象快要失去知觉。古祠:指苏武庙。③雁断:古有鸿雁传书之说,这里指不通音讯。汉使骗匈奴人说鸿雁为苏武传书,逼使匈奴释放苏武。④甲帐:为汉武帝所设,这里的意思是苏武回来时武帝已死。冠剑:指苏武出使赴匈奴时戴的帽和佩的剑。丁年:壮年。⑤茂陵:汉武帝陵墓,借代汉武帝。封侯印:苏武回到朝廷后任典属国,没有立即封侯。哭逝川:为时间像流水一样而悲伤。

【鉴赏问答】

①诗人追思苏武北海牧羊的情景,由几个画面组成?这些画面的描绘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答】由两个画面组成。一个是明月夜中,苏武仰望大雁南飞,在遥远的南天消失。一个是放牧归来,但见一切都笼罩在荒烟中。渲染出寂寞凄凉的景象,很好地衬托出苏武当年的心境。

【解题指要】“云边雁断”,“陇上羊归”很容易就能从颔联中找到。苏武这一历史人物并不算陌生,诗人借景以寓苏武当时的心境的手法也是很普通的。

②诗中的苏武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诗人咏叹他有何深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


Tag:唐诗宋词唐诗宋词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唐诗宋词
》《[推荐]唐诗鉴赏问答集锦》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