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唐诗宋词[推荐]唐诗鉴赏问答集锦» 正文

[推荐]唐诗鉴赏问答集锦

[10-21 00:05:30]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唐诗宋词   阅读:68781

概要:②诗人把百感交集在眼前的景物上,渲染了悲壮的气氛,表现出崇高的牺牲精神。一句回顾,一句前瞻,不独系念家人,更多的是伤怀国事。“家何在”中,有诗人的血泪;“马不前”里,流露出“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的无穷感慨。苍凉的景色,雄阔的境界,悲惨的现实,诚挚的感情,共同酿就出纯似美酒的一联诗,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 61.再游玄都观 刘禹锡①比喻和对比。以玄都观比喻权贵的豪门大院,以“桃花”比喻新贵。观中千树桃花落英缤纷,硕果累累与一半长满了青苔,连一朵鲜艳的桃花也不见了,看到的只是遍地的菜花形成对比。②“前度”二字既表明自己革新的立场始终没有改变,又给予那些权贵们以轻蔑的嘲笑。“又来”里充满了自豪感,充满了嘲讽的意味。62.秋 词 刘禹锡①从构图上看,画面简洁,布局合理;从形象上看,处理洗炼,典型突出;从色彩上看,对比强烈,清新明快;从意境上看,开阔雄浑,矫健潇洒。②它扫荡了秋天的“寂寥”,使人的精神为之而抖擞,使人的诗情为之而迸发,使人的斗志为之而昂扬。而诗人倔强的性格,乐观的精神,就十分清晰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了。 63.蜀先主庙 刘禹锡①抒发了国家后继无

[推荐]唐诗鉴赏问答集锦,标签:唐诗宋词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②诗人把百感交集在眼前的景物上,渲染了悲壮的气氛,表现出崇高的牺牲精神。一句回顾,一句前瞻,不独系念家人,更多的是伤怀国事。“家何在”中,有诗人的血泪;“马不前”里,流露出“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的无穷感慨。苍凉的景色,雄阔的境界,悲惨的现实,诚挚的感情,共同酿就出纯似美酒的一联诗,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

 

61.再游玄都观  刘禹锡

①比喻和对比。以玄都观比喻权贵的豪门大院,以“桃花”比喻新贵。观中千树桃花落英缤纷,硕果累累与一半长满了青苔,连一朵鲜艳的桃花也不见了,看到的只是遍地的菜花形成对比。

②“前度”二字既表明自己革新的立场始终没有改变,又给予那些权贵们以轻蔑的嘲笑。“又来”里充满了自豪感,充满了嘲讽的意味。

62.秋  词  刘禹锡

①从构图上看,画面简洁,布局合理;从形象上看,处理洗炼,典型突出;从色彩上看,对比强烈,清新明快;从意境上看,开阔雄浑,矫健潇洒。

②它扫荡了秋天的“寂寥”,使人的精神为之而抖擞,使人的诗情为之而迸发,使人的斗志为之而昂扬。而诗人倔强的性格,乐观的精神,就十分清晰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了。

   

63.蜀先主庙  刘禹锡

①抒发了国家后继无人,将导致倾覆的深沉历史感慨,有讽刺的意味是,对腐朽的统治者的讽喻,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②这样写形象感人,意义深邃,与当今的统治者的昏庸无能形成鲜明的对比,可谓意在言外,是对当时的统治者的嘲讽。这样写“妙似不用事(典故)”,且含蓄委婉。

6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①诗人抒发了心中的激愤和人事沧桑的感慨。表示了坚持理想和寄希望于未来的坚定信念。表现出豁达的情怀。诗中跳荡着高昂的情调。

②沉舟之畔,千帆竞发;枯树前头,万木争荣。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向前发展,新陈代谢总是要继续下去的。新的意义是说明新事物总要代替旧事物。

65.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①采用强烈的对比手法。其弦外之音是充满了对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的无情嘲讽,你看“王气”也好,“铁锁”也好,岂能挡住祖国统一的步伐?

②它妙在含有余不尽之意,这破败荒凉的西塞山不就像割据一方的藩镇吗?他们最终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其讽刺入木三分,而诗人对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的警告可谓义正辞严。

66.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①写出了春草生命力之顽强,由现象触及本质,造就了一种壮烈的意境,讴歌了坚毅顽强的品格,积极进取的精神,给人以巨大的鼓舞,

②这首诗结构严谨,格调清新。语言流畅工整,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

67.放  言  白居易

①只有凭长期的实际考察,才能识别形形色色披着各种伪装的人。

②因为这是真情的流露,所以使读者思而生趣。从表现手法上看,愈远于理,则愈显得情之痴,也就愈觉得妙想独步,所以语愈荒诞,情愈炽烈,心愈真诚。

68.自河南经乱  白居易

①这首诗自然平直,如话家常,不假雕饰的抒情诗中,诗人伤战乱,想家人,道出了那一个时代人民的心声,且感情浓郁。

②用比喻修辞手法。极其深刻地揭示出那个时代国家的动乱,人民的无尽苦难。

69.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①抒发了诗人被贬后的一腔孤愤和忧郁难言的苦闷心情,也抒发了对朋友深切怀念之情,同时也对政敌的长期无情迫害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和愤怒的谴责。

②颔联写风雨楼前的近景,既真切,又细致;颈联写山重水曲的远景,想象丰富,一俯一仰,视野各异,上实下虚,情景交融,色彩强烈。起到景中寓情的作用,抒发了无穷的愁思。

70.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  稹

①这首绝句主要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全诗以景起,以景结,情景交融,妙合无垠,写得凄楚哀怨,感人肺俯,扣人心弦。

②是第三句,它像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影视中的特写镜头。诗人抓住最能引起人们想象、蕴藏量最大、最有社会意义、最有意趣的片刻,将其突现在读者的面前,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71.遣 悲 怀  元  稹

①实际上抒发了诗人丧妻、无子的无比沉痛之情,用意十分含蓄。因为语愈荒诞,情愈真诚,诗愈有趣。

②诗人用极其质朴感人的语言,不加雕饰地表述出来,十分真切地传达出难言之情,痴情缠绵,哀痛欲绝,催人泪下,感人至深。

72.集 灵 台  张  祜

①在古代,祭祀之地极为肃穆,岂容女人涉足?而杨玉环进入集灵台向玄宗叩谢圣恩,这不是对神灵的莫大亵渎吗?

②揭露唐玄宗之荒淫无道。最具讽刺意味的词是“至尊”。至尊是极尊贵的意思,而干出荒唐的丑事的人,还称得上“至尊”吗?这是欲抑先扬,似褒实贬。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


Tag:唐诗宋词唐诗宋词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唐诗宋词
》《[推荐]唐诗鉴赏问答集锦》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