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唐诗宋词[推荐]唐诗鉴赏问答集锦» 正文

[推荐]唐诗鉴赏问答集锦

[10-21 00:05:30]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唐诗宋词   阅读:68781

概要:孤 雁(二) 崔 涂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渚云低暗渡,关月冷相随。未必逢缯缴,孤飞自可疑。【注释】①行:指雁群飞时成行。塞:边塞。尔,你,指孤雁。之,去。②相呼失,指孤雁因失群独飞而悲鸣。迟,迟疑。③渚云:渚上的物霭。渚:水中小洲。关月:边关的月亮。④缯缴,缯:短箭;缴:系箭的丝绳。【鉴赏问答】①诗人是怎样将描写孤雁和描写环境结合在一起?这样写营造出一种怎样的意境?【答】写孤雁哀叫、彷徨、寻伴、凄寂,形态逼真传神,仿佛见其形,闻其声;暮雨、寒塘、渚云低、关月冷,生动的环境描写,有力衬托出孤雁失群的苦况,交错组合成一个凄苦感人的意境。【解题指要】在咏物诗的创作中,为了突出“物”的形象,大多都用环境描写来加以烘托。因诗题中有“孤”字,所以在回答时要围绕一个“孤”字来作分析。②尾联拓开一笔,提出孤雁因何失群的疑问,并带出诗眼“孤”字,其深意何在?【答】写出了诗人漂泊异乡,郁郁不得志的苦况,暗喻客子畏旅途之多有不测,并托孤雁以自悲。【解题指要】解答此题的要著是要了解时代背景,同时也要了解作者当时的境遇。若难以了解,则可从诗中仔细品味,反复琢磨。

[推荐]唐诗鉴赏问答集锦,标签:唐诗宋词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二)  崔  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渡,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缯缴,孤飞自可疑。

【注释】

①行:指雁群飞时成行。塞:边塞。尔,你,指孤雁。之,去。②相呼失,指孤雁因失群独飞而悲鸣。迟,迟疑。③渚云:渚上的物霭。渚:水中小洲。关月:边关的月亮。④缯缴,缯:短箭;缴:系箭的丝绳。

【鉴赏问答】

①诗人是怎样将描写孤雁和描写环境结合在一起?这样写营造出一种怎样的意境?

【答】写孤雁哀叫、彷徨、寻伴、凄寂,形态逼真传神,仿佛见其形,闻其声;暮雨、寒塘、渚云低、关月冷,生动的环境描写,有力衬托出孤雁失群的苦况,交错组合成一个凄苦感人的意境。

【解题指要】在咏物诗的创作中,为了突出“物”的形象,大多都用环境描写来加以烘托。因诗题中有“孤”字,所以在回答时要围绕一个“孤”字来作分析。

②尾联拓开一笔,提出孤雁因何失群的疑问,并带出诗眼“孤”字,其深意何在?

【答】写出了诗人漂泊异乡,郁郁不得志的苦况,暗喻客子畏旅途之多有不测,并托孤雁以自悲。

【解题指要】解答此题的要著是要了解时代背景,同时也要了解作者当时的境遇。若难以了解,则可从诗中仔细品味,反复琢磨。

除夜有怀  崔  涂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注释】

①除夜:除夕夜。《全唐诗》题作《巴山道中除夜书怀》。②迢递:遥远的样子。三巴:古巴郡、巴东、巴西总称“三巴”,在今四川东北部。羁:寄居外乡。危:艰苦。万里身:指离家路远。③孤烛:一支烛。这里并非实指。④骨肉:谓至亲之人。僮:未成年的仆人。⑤那堪:哪能经得起。明日:第二天。岁华:岁序,年华。

【鉴赏问答】

①颔联历来最为人所赞赏,沈德潜称之曰“名俊”。名者,名句也;俊者,情景真切也。这是为什么?

【答】这首诗写出了巴蜀之路的特点和客中除夕夜的特点,看似寻常、平淡的语言,却写出了客中人人共有的感触,充满了异乡飘泊之感,情景交融,感人至深,具有普遍意义。

【解题指要】解答此题的要著是要了解时代背景,同时也要了解作者当时的境遇。若难以了解,则可从诗中仔细品味,反复琢磨。

②颈联虽然用的是诗中的家常话,但收到的表达效果却非常好,这是为什么?

【答】诗人用的有诗味、有诗趣的家常话,俗中有雅致,平中有波澜,且化用了前人“孤客亲童仆”,所创造出的意境是全新的,可谓“看似寻常最奇崛”

【解题指要】明白晓畅,平易浅显,叫做通俗。这类诗的极品无俗的痕迹,却有俗的滋味,没有俗的形状,为有俗的神韵,这是雅的极致。这些道理要懂得。而用典用得好的自然要创造出新的意境,这是用典的基本常识。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释】

①蓬门:蓬茅编扎的门户,指穷人家。绮罗:丝织品,这里指富贵妇女的华丽衣裳。拟:打算。益自伤:自己更感到悲伤。②风流:指意态娴雅,举止潇洒。高格调:很高的品格和情调。怜:爱惜。时世:当世,当今。俭:简单、朴素。③针巧:针线活好。斗:比。④苦恨:深恨,最恨。压金线:用金线绣花。“压”是刺绣的一种手法。

【鉴赏问答】

①这首诗言在此而意在彼,是有所“寄托”的,也就是说有弦外之音,这弦外之音是什么?

【答】弦外之音是:“贫女”的这些不幸就是诗人自己以及许许多多怀才不遇的读书人的不幸。

【解题指要】所谓寄托,就是以比、兴表情达意,把要表达的意思寄寓在另一形象上,因而形象生动,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回答这类问题时,首先要分辩是否有寄托,其次要弄清究竟寄托了什么,不可妄加臆断,再次是不可牵强附会。

②诗中是怎样表现“贫女”的矜持?这一“矜持”表现出“贫女”怎样的心情?

【答】“贫女”的矜持表现在凭着她有一双巧手,可以描龙绣凤,可以夸耀于人前,但绝不随波逐流,涂脂抹粉,搔首弄姿,以取悦于人。表现出“贫女”孤傲之情。

【解题指要】抓住“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这联诗是解答问题的关键,剩下的就是怎样具体发挥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


Tag:唐诗宋词唐诗宋词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唐诗宋词
》《[推荐]唐诗鉴赏问答集锦》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