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唐诗宋词[推荐]唐诗鉴赏问答集锦» 正文

[推荐]唐诗鉴赏问答集锦

[10-21 00:05:30]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唐诗宋词   阅读:68781

概要:【注释】①客:杜甫自称。万方多难:指安史之乱以来,内忧外患。登临:登楼眺望。②锦江:一称浣花溪。杜甫草堂即临近锦江。春色来天地:春满天地。玉垒:山名,在成都西北,为蜀中通往吐蕃的要道。变古今:古往今来变幻无常。③北极:北极星,喻唐王朝。西山寇盗:指吐蕃。④后主:刘备之子刘禅。还:还有。祠庙:指刘禅的祠庙。聊:姑且。为:作,这里是吟咏的意思。梁父吟:乐府篇名,原为丧葬之歌,诸葛亮隐居隆中时喜欢吟此。【鉴赏问答】①“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是个因果关系倒装句,这一句式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答】为读者设置了悬念,并引发读者深入展开思考。【解题指要】因果关系倒装句可造成悬念,这也是一种规律,以之索骥可也。而悬念的作用此时已变的非常简单了。②杜甫登楼所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请作较详细的分析。【答】一是以北极星为喻,说明朝廷维护统一,维护安定;二是向吐蕃统治者发出严正的警告,胆敢贸然进犯,必将遭到迎头痛击;三是讽谏代宗不可重蹈刘禅覆辙;四是抒发了自己流落异乡,壮志难酬的无穷感慨。【解题指要】此题较难,且较为复杂,答案应从后两联四句中分别找出,然后深入探讨其意义。颈联是比喻

[推荐]唐诗鉴赏问答集锦,标签:唐诗宋词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注释】

①客:杜甫自称。万方多难:指安史之乱以来,内忧外患。登临:登楼眺望。②锦江:一称浣花溪。杜甫草堂即临近锦江。春色来天地:春满天地。玉垒:山名,在成都西北,为蜀中通往吐蕃的要道。变古今:古往今来变幻无常。③北极:北极星,喻唐王朝。西山寇盗:指吐蕃。④后主:刘备之子刘禅。还:还有。祠庙:指刘禅的祠庙。聊:姑且。为:作,这里是吟咏的意思。梁父吟:乐府篇名,原为丧葬之歌,诸葛亮隐居隆中时喜欢吟此。

【鉴赏问答】

①“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是个因果关系倒装句,这一句式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答】为读者设置了悬念,并引发读者深入展开思考。

【解题指要】因果关系倒装句可造成悬念,这也是一种规律,以之索骥可也。而悬念的作用此时已变的非常简单了。

②杜甫登楼所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请作较详细的分析。

【答】一是以北极星为喻,说明朝廷维护统一,维护安定;二是向吐蕃统治者发出严正的警告,胆敢贸然进犯,必将遭到迎头痛击;三是讽谏代宗不可重蹈刘禅覆辙;四是抒发了自己流落异乡,壮志难酬的无穷感慨。

【解题指要】此题较难,且较为复杂,答案应从后两联四句中分别找出,然后深入探讨其意义。颈联是比喻,关键是找到本体;尾联是用典,婉而多讽,须仔细体味。

  (一)   

玉露凋残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涛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注释】

①兴:感兴,遣兴。秋兴:因秋景而有所感,抒发情怀。全诗共八首,这一首是全诗的序曲,写身居夔州的飘泊之感和心忆长安的故国之思。②玉露:白露。凋残:使动用法。萧森:萧瑟阴森。③江间:指巫峡。兼:连。塞上:指边塞。④两开:第二次看到。“开”字双关,菊花开泪花亦随之而开。他日:往昔。一系:紧系,永系。⑤催刀尺:赶制冬衣,有自己无衣之感。急暮砧:黄昏捣衣的砧声很紧。

【鉴赏问答】

①颔联最为精彩,是千古名句。诗人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手法?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采用融情于景的手法;抒发诗人对时局的动荡,自己身世的飘零,国家前程的险恶的忧国伤时的心情。

【解题指要】融情于景较易看出,所抒何情有些难度,一要深入理解“波涛”、“塞上”所蕴含的深意,二要结合诗人身世及当时遭遇,而忧国忧民则是杜诗的一个主要内容,不可不结合进去分析。

②诗中所写的急促的捣衣声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思?这捣衣声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答】表达了战乱仍未平息这一意思。捣衣声更增添诗人孤独无依,寂寞凄凉的感觉,捣衣声中跳荡着诗人沉雄勃郁的心,且余音不绝,富有回味。

【解题指要】捣衣声与战乱总是联系在一起的,这是解读唐诗的一个基本常识。结尾有“声”自然余韵不绝,毋庸多言矣。

咏怀古迹(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注释】

①宗臣:为后世所尊仰的大臣。遗像:庙中诸葛亮的塑像。肃清高:纯洁高尚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②纡:屈仰。万古:永世。羽毛:凌云之鸟,比喻诸葛亮绝世独立的高尚品德。③伯仲:兄弟。伊:伊尹。吕:姜太公。若定:从容不迫。失:使……失色。萧曹:萧何、曹参。④运移:国运改移。祚:帝位。志决身歼:意志坚决,以身殉职。军务劳:军事烦劳。

【鉴赏问答】

①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请作简要的概括。这首诗集中体现了杜甫什么样的创作风格?

【答】这首诗的主旨是热情赞颂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并对他壮志莫酬感叹不已。集中体现杜甫抑扬顿挫的风格

【解题指要】解答时只要结合已学过的《蜀相》一诗,自可化难为易。而杜甫的主要风格抑扬顿挫岂能不知?

②诸葛亮的功绩或许难以和伊尹、吕尚、萧何相比,而杜甫却说诸葛亮超过他们,这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史识?

【答】诗人有不以成败和功业大小论英雄的史识,可谓独具慧眼。用今天的话来说,杜甫早就掌握了历史辩证法。

【解题指要】写好咏史诗要有不同寻常的史识,还要有点历史辩证法,解答时应融哲学、史学知识于一炉。

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

【注释】

①扑:打。任:放任,丝毫不加干涉。西邻:西边邻居一个穷寡妇。②宁:怎么。此:指打枣的事。缘:因为。转:反而。③防:因产生疑心而提防。远客:指吴郎。多事:多心,过虑。④征求:苛捐杂税,各种摊派。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


Tag:唐诗宋词唐诗宋词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唐诗宋词
》《[推荐]唐诗鉴赏问答集锦》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