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鉴赏问答】①诗人以邓攸、潘岳自喻,从表面上看,作者好象很达观,像有一幅无所谓的样子,而实际上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好在哪里?【答】实际上抒发了诗人丧妻、无子的无比沉痛之情,用意十分含蓄。因为语愈荒诞,情愈真诚,诗愈有趣。【解题指要】诗词鉴赏要懂得诗家语,诗家语有两大特点,一是精练,二是含蓄。而含蓄的手法很多,这首律诗则以“无所谓”反说“有所谓”,用诗词创作的理论来说,此诗有无理的意趣,写得不合情理,却是真情的流露。②诗人非常善于驾驭语言,能将他人心中所有,而口中所无的意思,很好地表达出来,请加以简要的阐释。【答】诗人用极其质朴感人的语言,不加雕饰地表述出来,十分真切地传达出难言之情,痴情缠绵,哀痛欲绝,催人泪下,感人至深。【解题指要】好的诗歌语言大多不假雕饰,追求淡雅,不事华丽,遵从质朴,且能状难状之景如在目前。至于悼亡诗之痴情缠绵,哀痛欲绝,自不待言。集 灵 台 张 祜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昨夜上皇新授录,太真含笑入帘来。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注释】①集灵台:唐玄宗时改温泉宫为华清宫,又造长生殿,名为
[推荐]唐诗鉴赏问答集锦,标签:唐诗宋词大全,http://www.88haoxue.com【鉴赏问答】
①诗人以邓攸、潘岳自喻,从表面上看,作者好象很达观,像有一幅无所谓的样子,而实际上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好在哪里?
【答】实际上抒发了诗人丧妻、无子的无比沉痛之情,用意十分含蓄。因为语愈荒诞,情愈真诚,诗愈有趣。
【解题指要】诗词鉴赏要懂得诗家语,诗家语有两大特点,一是精练,二是含蓄。而含蓄的手法很多,这首律诗则以“无所谓”反说“有所谓”,用诗词创作的理论来说,此诗有无理的意趣,写得不合情理,却是真情的流露。
②诗人非常善于驾驭语言,能将他人心中所有,而口中所无的意思,很好地表达出来,请加以简要的阐释。
【答】诗人用极其质朴感人的语言,不加雕饰地表述出来,十分真切地传达出难言之情,痴情缠绵,哀痛欲绝,催人泪下,感人至深。
【解题指要】好的诗歌语言大多不假雕饰,追求淡雅,不事华丽,遵从质朴,且能状难状之景如在目前。至于悼亡诗之痴情缠绵,哀痛欲绝,自不待言。
集 灵 台 张 祜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
昨夜上皇新授录,太真含笑入帘来。
虢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注释】
①集灵台:唐玄宗时改温泉宫为华清宫,又造长生殿,名为集灵台,以祀神。②上皇:指唐玄宗。授录:录,原意是道教的秘文秘录。这里指册封杨玉环为贵妃。太真:杨玉环原为玄宗儿媳妇,玄宗先度其为女道士,赐道名太真,以便为夺媳为妻。③虢
【鉴赏问答】
①这两首绝句语中隐含讥刺,把玄宗夺媳为妻的丑恶行径揭露了出来。请结合第一首加以具体的分析。
【解题指要】古代文化和风俗知识是理解古典诗词的必备知识,祭祀神灵在古代是极其神圣的,女人不得参与,而杨贵妃能堂而皇之地进入,正是唐玄宗荒淫无道的具体表现。
【答】在古代,祭祀之地极为肃穆,岂容女人涉足?而杨玉环进入集灵台向玄宗叩谢圣恩,这不是对神灵的莫大亵渎吗?
②第二首写虢
【答】揭露唐玄宗之荒淫无道。最具讽刺意味的词是“至尊”。至尊是极尊贵的意思,而干出荒唐的丑事的人,还称得上“至尊”吗?这是欲抑先扬,似褒实贬。
【解题指要】就这一组绝句而言,揭露什么实质上是揭示中心。而“至尊”用的是反语修辞手法,这是应该看出来的。
闺意献张水部 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注释】
①张水部:张籍,曾官水部郎中。这首诗是在将近考试时写的。张籍有和诗曰:“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②停:停留,不吹灭,通夜长明。舅姑:丈夫的父母。③夫婿:丈夫。画眉:《汉书·张敞传》载,张敞为妻画眉,当时传为佳话。后以此比喻夫妻相亲相爱。深浅:浓淡。入时:合时宜,时髦。无:语气词,吗,么。
【鉴赏问答】
①这首诗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结合原诗作具体而简要的分析。
【答】这首诗的最大特色是善于运用比喻,这些比喻形象、深刻、典型。诗人把自己比作新娘,把自己的诗比作画眉,把张籍比作丈夫,把主考官比作公婆,新颖贴切,风趣幽默,而且非常富有生活气息。
【解题指要】理清几个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而风趣幽默是比较容易看出的。
②新娘向新郎低声询问画眉的深浅,这是古时的风俗,这一细节描写好在哪里?请作较深入、具体的分析。
【答】“低声问”写出了新娘的心态,她既想讨得公婆的欢心,又担心自己打扮不合时尚,就羞羞答答地询问丈夫,饶有情味,能令人赏心悦目,得到一种美感享受。加上诗的本身有比喻义,就显得含蓄,情意深厚,诗味隽永,耐人咀嚼。
【解题指要】解答这一问题的要着是站在主旨的高度上,以比喻带动细节描写加以深入、具体的分析,难度并不算大。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
上一篇:《春江花月夜》教案5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