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唐诗宋词[推荐]唐诗鉴赏问答集锦» 正文

[推荐]唐诗鉴赏问答集锦

[10-21 00:05:30]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唐诗宋词   阅读:68781

概要:②看到春临大地,万象复苏的景象。过去的许多诗人在描写初春时大多是从梅柳、晴光、莺声等方面入手,可刘方平却独辟蹊径,以崭新的意象绘出了一幅《回春图》,唱出一曲《回春歌》。47.赠阙下裴舍人 钱 起①很好地衬托出裴舍人的高贵身分和地位,这样恭维、赞美裴舍人,希望得到他的帮助。②其语言比较含蓄,使人难以一下看透,且显得不亢不卑。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与之最接近。48.寒 食 韩 翃①第一句总写长安城春意盎然,将长安城中无边春景囊括无余;第二句专写皇家风光,突出在东风吹拂下婆娑起舞的“御柳”这一景象。两句一红一绿,色彩的对比十分强烈,使整个画面显得非常的浓丽。②表现了皇帝对宦官的恩宠和宦官的灸手可热的势焰。用的是以小见大的手法,使这首诗显得既蕴藉含蓄,又巧妙无比。有深刻的讽刺意味49.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①前半渲染了荒居的寂寞凄凉的氛围,后半写表弟来访带来的喜悦,前半衬托后半,以哀景写乐情,哀中得乐,悲喜交集,感慨万端。②不是纯粹写景。它既是写景,渲染气氛;又是自喻,抒发感慨。可谓善于描写状眼前之景,借景抒情,寄寓无限凄凉的感慨。50.寻陆鸿渐不遇 皎

[推荐]唐诗鉴赏问答集锦,标签:唐诗宋词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②看到春临大地,万象复苏的景象。过去的许多诗人在描写初春时大多是从梅柳、晴光、莺声等方面入手,可刘方平却独辟蹊径,以崭新的意象绘出了一幅《回春图》,唱出一曲《回春歌》。

47.赠阙下裴舍人  钱  起

①很好地衬托出裴舍人的高贵身分和地位,这样恭维、赞美裴舍人,希望得到他的帮助。

②其语言比较含蓄,使人难以一下看透,且显得不亢不卑。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与之最接近。

48.寒  食  韩 翃

①第一句总写长安城春意盎然,将长安城中无边春景囊括无余;第二句专写皇家风光,突出在东风吹拂下婆娑起舞的“御柳”这一景象。两句一红一绿,色彩的对比十分强烈,使整个画面显得非常的浓丽。

②表现了皇帝对宦官的恩宠和宦官的灸手可热的势焰。用的是以小见大的手法,使这首诗显得既蕴藉含蓄,又巧妙无比。有深刻的讽刺意味

49.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①前半渲染了荒居的寂寞凄凉的氛围,后半写表弟来访带来的喜悦,前半衬托后半,以哀景写乐情,哀中得乐,悲喜交集,感慨万端。

②不是纯粹写景。它既是写景,渲染气氛;又是自喻,抒发感慨。可谓善于描写状眼前之景,借景抒情,寄寓无限凄凉的感慨。

50.寻陆鸿渐不遇  皎  然

①含苞待放的花蕊能给人以更多的联想,不久花开,但闻香来,主人一定会邀请我来烹茗赏菊,自然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就留下了无尽的余味。

②其特色是清幽。一是靠近外城,二是田间道路两旁种着桑和麻,三是篱笆的旁边种了许多菊,四是连狗的叫声也听不到。

51.征 人 怨  柳中庸

①这四句诗为读者提供四个画面,它们看似独立,互不相关,实际上四个画面又构成一幅巨画。

②一是来自“金河”、“玉关”等许多实词的排列与组合,二是来自“复”、“与”等虚词之巧用,三是来自“岁岁”、“朝朝”等重叠词的妙饰,四是来自“归”、“绕”等动词的活用。

52.滁州西涧  韦应物

①全诗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形象丰富而优美。为即将到来的春雨和春潮蓄势。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

②显示出心境的闲适和愉悦,表现出诗人难以有为的无奈。给人以思考的余地,并增强了诗的魅

力。

53.赋得暮雨送李曹  韦应物

①抓住了暮雨细密的特点。用重叠词极力加以渲染。渲染出依依惜别时的令人压抑的氛围。

②以细密的雨丝比喻别情,可谓别开生面,独辟蹊径,给人以崭新的形象,且情景交融,意韵悠长。

54.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①诗人用的是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把自己不能与友人相聚的充满惆怅的烦恼之情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②颈联是这首诗的精华之所在。体现出诗人有志而无奈的极度矛盾的心情。充分地体现出清廉正直、有责任感的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情操。

55.晚次鄂州  卢  纶

①写出了安史乱中国家和人民的苦难,抒发了兵乱流离中叹老思乡的情怀,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②诗人对生活的体察是非常细致、深入的,对生活的描写是十分细腻、准确的。浪静潮生从商人“昼眠”和舟人“夜语”中传达出来,让读者唤起对旧时航行生活的回忆,显得非常亲切。而笔墨中又透露出诗人昼夜难眠的不平静的思绪,宛转有致,富有韵味。

56.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 益

①诗人从地点、景物、气候三个方面着意刻画大漠风光。反复渲染、营造出一个悲凉的氛围。为后两句抒情蓄势。

②悠悠的笛声,哀怨凄凉,直贯征人耳鼓,这就从听觉把乡思潜流注入征人的心潮,使感情的波涛更加汹涌澎湃,富有极强的感染力,且使诗中所描绘的景、声、人、情完美和谐地统一了起来。

57.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  建

①诗人以所见景物的强烈主观感受,寄寓于无知无情的飞鸟,并把某些自然景物视为契合自己主观“禅悟”的东西,兴象深微,意境浑融。

②采用了反衬法。以响衬静,描绘出幽静美妙的环境,令人陶醉,给人以余音缭绕,不绝于耳的感觉,同时,还寄托了诗人遁世无闷的情怀。

58.十五夜望月  王  建

①创造出清幽、淡雅、静谧的境界。表现出诗人故园、故人之思。

②诗人要表达的意思是今夜我的“秋思”最为深长。这一结尾显得含蓄委婉,意韵深邃,回味无穷。落“字”化虚为实,新颖妥贴。

59.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①表现了一种独特的看法:大地回暖,万物向荣的早春风光胜过群莺乱飞,落英缤纷,绿柳成阴的暮春。采用了对比的手法。

②一是因为初春的草色似有却无,不易为人所觉察;而“满皇都”的暮春景象谁个不见?俗话说“物以稀为贵”。二是经历了严冬,突然发现了春天的足迹,尤其令人感到惊喜;而看惯了“烟柳满皇都”也就习以为常,没有了新鲜感。

60.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  愈

①非常准确地表现出作者的一片忠心和坚强的信念,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心中的愤慨,还蕴含着诗人不屈不扰,宁折不弯,刚正不阿的品格。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


Tag:唐诗宋词唐诗宋词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唐诗宋词
》《[推荐]唐诗鉴赏问答集锦》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