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①从“寒山独见君”表现出来,诗人一直不见友人,心急火燎,就一路迎去突然,远远的有个人进入了诗人的视线,在这人迹罕至的地方,除了皇甫兄外还有谁呢?诗人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心中之“喜”自是不言而喻的了。②使人想到杜牧“白云生处有人家”,给人以一个渺远的形象,深婉的含义。诗人自罢官以来门前冷落,而今“有朋自远方来”,似乎又得到一丝的安慰,用笔十分曲折。33.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 刘长卿①云雾缭绕的山中寺庙隔着深涧,“云峰”和清溪,这些景物都有蒙胧的意态。②从“寒磬”中体现出来,这清幽的音磬宕出了远神,透露出一点怀古的苗头,让人去想象,这就显得更耐人寻味,且有余韵。 24.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①不是纯粹的议论,而是带有鲜明的形象和情韵,如“汉文有道恩犹薄”,其潜台词是自己不遇明君,不为所知,不为重用,比起贾谊来则更为可怜了。②诗人明知贾谊为何来到长沙,却故意提出贾谊“何事”来到长沙这一疑问,这就更为曲折地抒发出了对贾谊,也是对自己的怜惜之情,可谓含情不尽。35.别严士元 刘长卿①首联总写江南水乡初春的特点──春寒料峭,乍阴乍晴,变幻不定;颔联具体描摹江南春景,
[推荐]唐诗鉴赏问答集锦,标签:唐诗宋词大全,http://www.88haoxue.com①从“寒
②使人想到杜牧“白云生处有人家”,给人以一个渺远的形象,深婉的含义。诗人自罢官以来门前冷落,而今“有朋自远方来”,似乎又得到一丝的安慰,用笔十分曲折。
33.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 刘长卿
①云雾缭绕的山中寺庙隔着深涧,“云峰”和清溪,这些景物都有蒙胧的意态。
②从“寒磬”中体现出来,这清幽的音磬宕出了远神,透露出一点怀古的苗头,让人去想象,这就显得更耐人寻味,且有余韵。
24.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①不是纯粹的议论,而是带有鲜明的形象和情韵,如“汉文有道恩犹薄”,其潜台词是自己不遇
②诗人明知贾谊为何来到长沙,却故意提出贾谊“何事”来到长沙这一疑问,这就更为曲折地抒发出了对贾谊,也是对自己的怜惜之情,可谓含情不尽。
35.别严士元 刘长卿
①首联总写江南水乡初春的特点──春寒料峭,乍阴乍晴,变幻不定;颔联具体描摹江南春景,主要抓住雨和花;颈联则分写现实和想象中的景色。
②出句非常相似,对句虽字面差异甚巨,但从骨子里看也差不到那里去,只是刘长卿的牢骚似乎更甚,说得也更露骨些,愤激之情溢于言表。而王昌龄则说得更为婉曲蕴藉,更为优柔舒缓。细加品味,不难分辨。
36.天末怀李白 杜 甫
①总结了千百年来多少天才文人命运多舛,关山失路,天涯饮恨,而奸佞小人却飞黄腾达,趾高气扬的历史。
②诗人让屈原复活,与李白对话,写出了他们千古同冤,同气相投。这一想象大胆而奇特,并使李、杜末路相亲之情充分体现了出来。
37.月 夜 杜 甫
①这样写显得布局奇特,用笔曲折,构思奇巧,含蓄曲折地把诗人悬念儿女、体贴妻子,以及自己深沉的爱说透。
②以将来相聚共同望月之乐,反衬出今日相思之苦,但有悲而不伤,语气中肯,充满信心,深得顿挫之法。
38.宿 府 杜 甫
①“清”、“寒”;也写出了自己身世的清寒;用的是融情于景的抒情手法。
②表达了古来材大难为用的无穷感慨,这里用的是自我解嘲的语气,读后令人更感辛酸。
39.登 楼 杜 甫
①为读者设置了悬念,并引发读者深入展开思考。
②一是以北极星为喻,说明朝廷维护统一,维护安定;二是向吐蕃统治者发出严正的警告,胆敢贸然进犯,必将遭到迎头痛击;三是讽谏代宗不可重蹈刘禅覆辙;四是抒发了自己流落异乡,壮志难酬的无穷感慨。
40.秋 兴(一) 杜 甫
①采用融情于景的手法;抒发诗人对时局的动荡,自己身世的飘零,国家前程的险恶的忧国伤时的心情。
②表达了战乱仍未平息这一意思。捣衣声更增添诗人孤独无依,寂寞凄凉的感觉,捣衣声中跳荡着诗人沉雄勃郁的心,且余音不绝,富有回味。
41.咏怀古迹(五) 杜 甫
①这首诗的主旨是热情赞颂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并对他壮志莫酬感叹不已。集中体现杜甫抑扬顿挫的风格
②诗人有不以成败和功业大小论英雄的史识,可谓独具慧眼。用今天的话来说,杜甫早就掌握了历史辩证法。
42.又呈吴郎 杜 甫
①揭示了战乱和苛捐杂税给人民带来了双重的灾祸,表现出诗人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②先批评那个寡妇,说她无端猜疑,实属“多事”,再说寡妇对吴郎在堂前围起篱笆产生了误解,但骨子里却是批判他未免太小气了些,太不会体贴穷人。
43.春行即兴 李 华
①抒发兴亡盛衰的感慨,主要是以写景来表现。
②从“花自落”可以看出诗人心中充满无限的惆怅。从“鸟空啼”中可以看出诗人心中充满盛衰之慨。
44.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岑 参
①采用的是由近到远的描写方式。写出了刘都护枭雄无比,飞马前行的雄姿,表达了诗人对刘都护钦佩不已,由衷赞叹之情。
②“胡天哓”用的是双关修辞手法,既指天亮,也指平定叛乱,给西北地区带来了光明。
45.寄左省杜拾遗 岑 参
①诗人巧用反语,寓贬于褒,反话正说,讽刺唐肃宗懦弱无能,束手无策,而且文过饰非,拒绝纳谏。
②诗人采用了寓谐于庄的手法。隐藏着诗人愤世疾俗和戏谑。这样写显得含蓄蕴藉,深藏不露,非常委婉。
46.月 夜 刘方平
①描绘出一种幽美而静谧的如画的境界;写出了初春月夜气候转暖的特殊感受;抒发了诗人盼望春天,热爱春天的感情。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
上一篇:《春江花月夜》教案5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