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鉴赏问答参考答案1.在狱咏蝉 骆宾王①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 ②“清”──含冤入狱;“廉”──心志高洁。 2.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①云霞、梅柳、黄鸟、绿苹是物,曙、春、淑气、晴光是候。②诗人以春意盎然,景色喜人,反衬伤春思归之情。显得分外强烈,感情益见深沉。3.滕 王 阁 王 勃①抒发了拳拳报国之情和怀才不遇的惆怅。是对反衬的总结。②表现出诗人对“胜地不常,盛筵难再”,“无路请缨”,寂寞惆怅之情。4.题大庾岭北驿 宋之问①诗人把“愁”藏在南飞的大雁里,藏在江潮里,藏在森林里,藏在梅花里。②诗人想象明天岭上看到的将是盛开的红梅,多想折一枝寄给家人以报平安,但能逢上“驿使”吗?即使逢上驿使,恐怕也不愿意为迁客逐臣带上一枝梅远去。5.杂 诗 沈佺期①从“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这两句表现出来。 ②采用互文的手法,表现了他们年年夜夜,苦苦相思,对月垂泪,既缠绵,又悱恻的无限情意。 6.送魏大从军 陈子昂①写出边塞险峻的形势以渲染气氛,预示将来激烈的战斗,富有想象。②诗人以三个古代立功边疆的英雄人物比喻魏大,寄予魏大以很大
[推荐]唐诗鉴赏问答集锦,标签:唐诗宋词大全,http://www.88haoxue.com鉴赏问答参考答案
1.在狱咏蝉 骆宾王
①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
②“清”──含冤入狱;“廉”──心志高洁。
2.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①云霞、梅柳、黄鸟、绿苹是物,曙、春、淑气、晴光是候。
②诗人以春意盎然,景色喜人,反衬伤春思归之情。显得分外强烈,感情益见深沉。
3.滕 王 阁 王 勃
①抒发了拳拳报国之情和怀才不遇的惆怅。是对反衬的总结。
②表现出诗人对“胜地不常,盛筵难再”,“无路请缨”,寂寞惆怅之情。
4.题大庾岭北驿 宋之问
①诗人把“愁”藏在南飞的大雁里,藏在江潮里,藏在森林里,藏在梅花里。
②诗人想象明天岭上看到的将是盛开的红梅,多想折一枝寄给家人以报平安,但能逢上“驿使”吗?即使逢上驿使,恐怕也不愿意为迁客逐臣带上一枝梅远去。
5.杂 诗 沈佺期
①从“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这两句表现出来。
②采用互文的手法,表现了他们年年夜夜,苦苦相思,对月垂泪,既缠绵,又悱恻的无限情意。
6.送魏大从军 陈子昂
①写出边塞险峻的形势以渲染气氛,预示将来激烈的战斗,富有想象。
②诗人以三个古代立功边疆的英雄人物比喻魏大,寄予魏大以很大的希望,同时也表现出诗人自己为国立功的宏愿。
7.望月怀远 张九龄
①表现月圆人未圆时,诗人翻腾的心绪、深厚的感情、诚挚的态度。
②在非现实的境界中去寻找相会合的时机,以表现出诗人迷离怅惘的心情,同时留给读者无限想象的空间,含有余不尽之意。
8.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①湖水浩瀚,波涛汹涌,水天相映,一望无际,景象壮观,气势雄伟,恰切传神,充满活力,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胸襟。
②此诗的语言显得不卑不亢,无摇尾乞怜之音,无阿谀奉承之语,因而委婉含蓄,不落俗套。
9.过故人庄 孟浩然
①如颔联仅用“绿”、“青”两种色彩简单点染一下,在平淡的风味中不乏于秀丽,不至于寒伧,一幅明丽的山庄风景画便呈现在读者的面前,意趣清新,不落俗套。
②表现出淡泊自适、怡然自乐的隐逸情怀,十分自然而坦率,在淡泊中蕴含朋友的深情厚意。
10.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
①以“北阙”和“南山”形成极其强烈的对比,把朝廷不会选拔人才,使诗人“南辕北辙”的一腔幽愤郁塞强烈表现出来。
②尾联以景结情,诗人想象自己回到了故乡的情景,一派迷蒙寂静的境界衬托出内心的寂寞和空虚,清音有余,含不尽之意。
11.送魏万之京 李 颀
①用鸿雁的悲鸣和山中的云雾衬托出别情,用潼关树林的秋色和宫苑中的捣衣声来隐含别情,不但含蓄,而且有味、有趣。
②诗人谆谆叮嘱魏万不可沉湎于声色走马,浪费青春,而应抓紧时间,把握机遇,成就一番事业。
12.春泛若耶溪 綦毋潜
①诗人以晴朗的天宇中南斗等群星正在闪烁,闪烁的“南斗”反衬出溪景之“幽”。
②表现了诗人临溪忘返,望峰息心的雅趣。抒发了人事无常,自己想退隐山林,做一个钓鱼翁的感慨,
13.从 军 行(七) 王昌龄
①诗人没有直接描绘战争的场面,而是通过侧面的描写或渲染来表现,使全诗显得含蓄蕴藉,回味无穷。
②诗人写出了浩瀚大漠,一望无际,惊沙扑面,日色无光。渲染出激烈的战斗场面,反衬出唐军将士英勇杀敌的豪情。
14.长信秋词(三) 王昌龄
①圆圆的“团扇”团团似明月,这和孤单的女主人公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突出地表现出女主人公百无聊赖的情态。
②如用“且”字把百无聊赖的情态表现得更加生动,又如用“不及”和“犹”把女主人公怨愤的感情表现得更加深沉。
15.终南望余雪 祖 咏
①首先“佳”在立意,有关心民瘼之意;其次“佳”在炼字,如用“浮”字,把积雪的终南山写活了。
②含蓄地写出了雪霁后的夕阳,为山顶的积雪和树林抹上了一道亮丽的色彩,整个画面因此换了个模样,使终南山有了神秘的色彩,也使这首诗富有诗情画意。
16.望 蓟 门 祖 咏
①以“惊”字领起,显得突兀,出人意料,有笼罩全篇的作用;还表达出作者对蓟门景象的独特感受,并留下了悬念,读者不禁要问,诗人为何要“惊”呢?
②诗人从边城形胜险要着笔,从近到远,从内地到边塞,从陆上到海畔,着力描绘蓟门景象,动静结合,声色具备,使人感到动魄惊心,且心潮澎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
上一篇:《春江花月夜》教案5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