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唐诗宋词[推荐]唐诗鉴赏问答集锦» 正文

[推荐]唐诗鉴赏问答集锦

[10-21 00:05:30]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唐诗宋词   阅读:68781

概要:【答】苏武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具有崇高民族气节的杰出的民族英雄。这一形象寄寓了作者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解题指要】如果不懂得苏武为何人,那就太可怜了。诗人的情怀可从诗中对苏武的态度中看出。一般来说,所咏的历史人物若是英雄,则寄托着作者自己以之为楷模而效仿之的意愿,这也可以说是一种不成文的规律。经五丈原 温庭筠铁马云雕共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象床宝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注释】①五丈原:在今陕西省武功县,诸葛亮病死于此地。②铁马:铁骑,骑兵。云雕:画有虎熊和鹰隼的旗帜,这里泛指军旗。绝尘:形容行军迅速,超绝尘雾。柳营:即细柳营,汉军周亚夫屯军的地方。汉宫:借代长安。③关右:函谷关以西之地。妖星:灾星。传说诸葛亮死前,有赤色大星殒落蜀营。渭滨:这里指五丈原。④下国:指蜀国。寤主:开导君王。鹿:这里喻政权。⑤象床宝帐:五丈原诸葛亮祠庙里神龛中的陈设,这里代指诸葛亮的灵像。谯周:后主宠臣。魏邓艾攻蜀,他力主投降。【鉴赏问答】①诗中“妖星照渭滨”的描写,看似无稽之谈,荒唐之说,却其妙无比,请加以简要的分析

[推荐]唐诗鉴赏问答集锦,标签:唐诗宋词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答】苏武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具有崇高民族气节的杰出的民族英雄。这一形象寄寓了作者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

【解题指要】如果不懂得苏武为何人,那就太可怜了。诗人的情怀可从诗中对苏武的态度中看出。一般来说,所咏的历史人物若是英雄,则寄托着作者自己以之为楷模而效仿之的意愿,这也可以说是一种不成文的规律。

经五丈原  温庭筠

铁马云雕共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

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

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

象床宝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

【注释】

①五丈原:在今陕西省武功县,诸葛亮病死于此地。②铁马:铁骑,骑兵。云雕:画有虎熊和鹰隼的旗帜,这里泛指军旗。绝尘:形容行军迅速,超绝尘雾。柳营:即细柳营,汉军周亚夫屯军的地方。汉宫:借代长安。③关右:函谷关以西之地。妖星:灾星。传说诸葛亮死前,有赤色大星殒落蜀营。渭滨:这里指五丈原。④下国:指蜀国。寤主:开导君王。鹿:这里喻政权。⑤象床宝帐:五丈原诸葛亮祠庙里神龛中的陈设,这里代指诸葛亮的灵像。谯周:后主宠臣。魏邓艾攻蜀,他力主投降。

【鉴赏问答】

①诗中“妖星照渭滨”的描写,看似无稽之谈,荒唐之说,却其妙无比,请加以简要的分析。

【答】写出了是夜五丈原天愁地惨,月色无光的凄凉景象,更好地表达出诗人痛惜之情,且更富有无理的意趣。

【解题指要】诗人其实并不相信“妖星照渭滨”,但这样写虽语近荒诞,却显出情正炽烈,心愈真诚──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拜。而哀景与哀情则是正衬。

②“空寤主”三字有何深意?请作较深入而简要的分析。

【答】这是无奈中的喟叹,诗人痛惜诸葛亮殚精竭虑,倾心报国最终还是无法挽救危局,也是对刘禅昏聩丧国的痛恨。

【解题指要】“空”字包蕴无穷的感慨,这是解题的钥匙,而锁在诸葛亮的《出师表》中,把钥匙插进锁里,没有打不开的门。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释】

①寄北:寄给在北边的妻子。②君:指自己的妻子。巴山:泛指巴蜀之地。③何当:何时能够。剪烛:剪去烛花,使烛光更明亮。西窗:住房西边的窗户,这里指内室。却:回头。

【鉴赏问答】

①“巴山夜雨涨秋池”写的是怎样的景致?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思?末句重现“巴山夜雨”妙在哪里?

【答】写的是萧瑟之景,融进了无穷往事和无尽离索。打破了绝句不能重字的常规,营造出一种回肠荡气的情致。

【解题指要】在绝句和律诗的创作中,按规矩是不能有重字出现的,这一点不能不知。使用反复修辞手法的作用也并不难懂。

②这首绝句的结构和语言有何特色?请结合原诗作较深入而简要的分析。

【答】作者采用时空交叉变幻的结构,回环往复,表现出缠绵悱恻的情思。语言浅近朴素,以曲折宛转的手法,丰富多彩的想象,表现出强烈真挚的感情

【解题指要】这道题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关键在于要从全体上来加以把握,抓住结构和语言两点作答即可。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注释】

①贾生:即贾谊,诗中所说的贾谊事迹,与史实不全相符。②宣室:汉末央宫前殿正室,这里指代汉文帝朝廷。访:征询。逐臣:被放逐、贬谪的臣子,这里指贾谊。才调:才气。无伦:无与伦比。③可怜:可惜,可怪。虚:空有。前席:古人坐在铺地面的席子上,坐的方式是双膝跪下,把臀部安放在脚根上。两膝向前移动,以便靠得更近一些,叫做“前席”。苍生:百姓。鬼神:荒诞的鬼神之事。

【鉴赏问答】

①“可怜”和“虚”这两个虚词在这首绝句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请作较深入而简要的分析。

【答】将前面所有赞扬之辞一笔抹倒,来个陡然逆转,感慨变成叹息,颂扬变成讽刺,甜蜜变成酸辣,严肃变成幽默。

【解题指要】“可怜”有多种解说,究竟是哪一种要弄懂,这是其一;“讽刺”的悟出要靠对全诗的理解,尤其是把握主旨,这是其二。双拳出击,则无往而不胜。

②诗人在这首绝句里采用什么手法来写汉文帝?诗中的汉文帝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答】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先说他求贤心切,似乎是爱才如渴,想要励精图治,最后以“不问苍生问鬼神”加以批判,汉文帝求贤、爱才、图治全是假的,不过是个昏君而已。

【解题指要】欲抑先扬的手法在诗词的创作中常被使用,这一点须牢记,并从全局上来加以把握。至于咏史诗中人物的形象,不一定和历史上真实的人物一样,这也要搞清楚,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做出正确的解答。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


Tag:唐诗宋词唐诗宋词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唐诗宋词
》《[推荐]唐诗鉴赏问答集锦》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