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解题指要】“月有阴晴圆缺”,在诗词中多用来比喻人的相聚与分离,而反衬法在诗词的创作中也时常被用到,这两点知识加在一起来回答这一问题,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剩下的依照诗的主旨稍作发挥即可。 ②这首诗的尾联构思奇妙,请就其构思特点及其作用做简要的分析。【答】在非现实的境界中去寻找相会合的时机,以表现出诗人迷离怅惘的心情,同时留给读者无限想象的空间,含有余不尽之意。【解题指要】梦是非现实的境界,尾联中的“还寝梦佳期”中的“梦”是答题关键。抓住关键后只要展开合理的联想,并联系结尾的形式,便可推断出答案中的那些话。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注释】①张丞相:张九龄。②涵:包容。虚、太清:均指天空。③云梦泽:今洞庭湖以北一带地区。④端居:闲处,隐居。⑤垂钓者:喻执政者。羡鱼情,语出《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慕鱼,不若归家结网。”这里以“鱼”喻“政”。【鉴赏问答】 ①诗人描绘洞庭湖水有何特色?其作用又是什么?请作简要的分析:【答】湖水浩瀚,波涛汹涌,水天相映,一望无际,景
[推荐]唐诗鉴赏问答集锦,标签:唐诗宋词大全,http://www.88haoxue.com【解题指要】“月有阴晴圆缺”,在诗词中多用来比喻人的相聚与分离,而反衬法在诗词的创作中也时常被用到,这两点知识加在一起来回答这一问题,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剩下的依照诗的主旨稍作发挥即可。
②这首诗的尾联构思奇妙,请就其构思特点及其作用做简要的分析。
【答】在非现实的境界中去寻找相会合的时机,以表现出诗人迷离怅惘的心情,同时留给读者无限想象的空间,含有余不尽之意。
【解题指要】梦是非现实的境界,尾联中的“还寝梦佳期”中的“梦”是答题关键。抓住关键后只要展开合理的联想,并联系结尾的形式,便可推断出答案中的那些话。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
①张丞相:张九龄。②涵:包容。虚、太清:均指天空。③云梦泽:今洞庭湖以北一带地区。④端居:闲处,隐居。⑤垂钓者:喻执政者。羡鱼情,语出《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慕鱼,不若归家结网。”这里以“鱼”喻“政”。
【鉴赏问答】
①诗人描绘洞庭湖水有何特色?其作用又是什么?请作简要的分析:
【答】湖水浩瀚,波涛汹涌,水天相映,一望无际,景象壮观,气势雄伟,恰切传神,充满活力,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胸襟。
【解题指要】这首诗的前半首写景,其中“平”、“混”、“蒸”、“撼”这四个动词是关键,从中不难领会出壮观的景象和雄伟的气势。而大景正好衬托出诗人的广阔胸襟,几乎也成了一种规律。
②这首诗的语言很有特色,历代评家认为“不露(干谒)痕迹”,请就此作简要的分析。
【答】此诗的语言显得不卑不亢,无摇尾乞怜之音,无阿谀奉承之语,因而委婉含蓄,不落俗套。
【解题指要】所谓“不露(干谒)痕迹”,就是含蓄,这是诗家语的重要特征。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换一种说法。诗人想请张九龄举荐自己,但不好明说,就用观看钓鱼的人不仅仅只是羡慕钓鱼人这一比喻,这样写显得非常得体。答案中的那些话就是由此生发。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注释】
①具“:准备,备办。鸡黍:指丰盛的待客饭菜。田家:农家。②合:聚集。郭:这里不作“外城”解,是指村庄的四周及外部。③话桑麻:谈论农事。用陶渊明“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④重阳日:
【鉴赏问答】
①这首诗具有绘画艺术美,主要表现在色彩艺术美,请结合原诗作简要的分析。
【答】如颔联仅用“绿”、“青”两种色彩简单点染一下,在平淡的风味中不乏于秀丽,不至于寒伧,一幅明丽的山庄风景画便呈现在读者的面前,意趣清新,不落俗套。
【解题指要】色彩艺术自然与带颜色的字密切相关,颔联仅有“绿”、“青”两色,绿色能给人以明丽、清新的感觉。又因为没有用什么形容词,所以在“平淡”又有秀丽。
②诗人写自己与故人相聚饮宴畅谈,淡而有味,富有表现力,请就此做简要的分析。
【答】表现出淡泊自适、怡然自乐的隐逸情怀,十分自然而坦率,在淡泊中蕴含朋友的深情厚意。
【解题指要】“具鸡黍”和“话桑麻”是回答这一问题的钥匙。这两个细节都有典故或出处,但不懂得典故或出处也照样可以理解。而在回答这一问题时还要结合作者的身世。
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释】
①南山:终南山。这里可能是指作者故乡的岘山。②阙:皇宫门前的望楼,可指代朝廷或皇上。休上书:不要向皇帝上书提出自己的政见和主张。这里指上书求官做。敝庐:破漏的房屋。③不才:不能干,是谦词。明主:英
【鉴赏问答】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
上一篇:《春江花月夜》教案5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