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唐诗宋词[推荐]唐诗鉴赏问答集锦» 正文

[推荐]唐诗鉴赏问答集锦

[10-21 00:05:30]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唐诗宋词   阅读:68781

概要:【鉴赏问答】①诗人写王浚攻破南京城时的情景,采用了什么手法?这一情景的描写看似怀古,其弦外之音又是什么?请作具体的分析。【答】采用强烈的对比手法。其弦外之音是充满了对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的无情嘲讽,你看“王气”也好,“铁锁”也好,岂能挡住祖国统一的步伐?【解题指要】对诗词的分析、鉴赏不结合创作兹篇的时代背景是不行的,而怀古诗有弦外之音,只要是好诗则无一例外。②这首律诗以芦苇在秋风中颤抖着,发出了悲鸣作结,妙在哪里?请结合原诗作简要的分析。【答】它妙在含有余不尽之意,这破败荒凉的西塞山不就像割据一方的藩镇吗?他们最终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其讽刺入木三分,而诗人对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的警告可谓义正辞严。【解题指要】以写景为结尾无一不含有余不尽之意,这是放之所有诗词而皆准的真理。只是“意”是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注释】①赋得:凡指定、限定的诗题,照例要在题目上加“赋得”二字。②离离:形容春草分披茂盛。枯荣:枯萎和茂盛。③远芳,晴翠:均借代草,写其茂盛状。接

[推荐]唐诗鉴赏问答集锦,标签:唐诗宋词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鉴赏问答】

①诗人写王浚攻破南京城时的情景,采用了什么手法?这一情景的描写看似怀古,其弦外之音又是什么?请作具体的分析。

【答】采用强烈的对比手法。其弦外之音是充满了对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的无情嘲讽,你看“王气”也好,“铁锁”也好,岂能挡住祖国统一的步伐?

【解题指要】对诗词的分析、鉴赏不结合创作兹篇的时代背景是不行的,而怀古诗有弦外之音,只要是好诗则无一例外。

②这首律诗以芦苇在秋风中颤抖着,发出了悲鸣作结,妙在哪里?请结合原诗作简要的分析。

【答】它妙在含有余不尽之意,这破败荒凉的西塞山不就像割据一方的藩镇吗?他们最终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其讽刺入木三分,而诗人对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的警告可谓义正辞严。

【解题指要】以写景为结尾无一不含有余不尽之意,这是放之所有诗词而皆准的真理。只是“意”是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

①赋得:凡指定、限定的诗题,照例要在题目上加“赋得”二字。②离离:形容春草分披茂盛。枯荣:枯萎和茂盛。③远芳,晴翠:均借代草,写其茂盛状。接:连接。荒城:荒芜的城垣。④这一联语出《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孙”:本指贵族,诗中指远游人。

【鉴赏问答】

①颔联是千古传诵不衰的名句,这一联写出了春草怎样的形象?妙在哪里?

【答】写出了春草生命力之顽强,由现象触及本质,造就了一种壮烈的意境,讴歌了坚毅顽强的品格,积极进取的精神,给人以巨大的鼓舞,

【解题指要】这一题难度较低“烧不尽”,“吹又生”是关键,其他都由此生发。

②这首诗的结构和语言都很有特色,试作简要的分析。

【答】这首诗结构严谨,格调清新。语言流畅工整,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

【解题指要】结构严谨,这对绝大多数名篇而言,毫无疑问,记住这一点就是了。而语言问题较为复杂,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流畅工整”的评说多用于律诗。“情景交融”,凡写景写得好的都可以这么说。而有无余味则主要看结尾。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注释】

①诗共五首,这是第三首。②决:判断。狐疑:犹豫不决。钻龟:古代用龟甲占卜要钻要灼,用它的裂纹来卜吉凶。祝蓍:古代占卜的一种方法,取蓍草的茎以卜凶吉。③试玉:作者自注说:“真玉烧三日不热。”辨才:作者自注说:“豫章木生七年而后知。”④周公:周武王之弟姬发,历史有名的大圣人。他害怕流言蜚语,因为管、蔡、霍三叔诬陷周公要篡夺周成王之权。王莽:他未篡位时伪装谦恭,蒙蔽了一部分人。⑤向使:当初假使。

【鉴赏问答】

①这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好诗,以极其通俗简练的语言说出了一个千古颠扑不破的真理,这真理是什么?请作具体的分析。

【答】只有凭长期的实际考察,才能识别形形色色披着各种伪装的人。

【解题指要】颔联所含的哲理是从对“试玉”和“辨才”两件事的阐述中体现出来的,总结起来不难。

②诗人在结尾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假设,虽然从表面上看是非常无理的,甚至是荒唐的。这样写妙在那里?

【答】因为这是真情的流露,所以使读者思而生趣。从表现手法上看,愈远于理,则愈显得情之痴,也就愈觉得妙想独步,所以语愈荒诞,情愈炽烈,心愈真诚。

【解题指要】“愈远于理,则愈显得情之痴,也就愈觉得妙想独步,所以语愈荒诞,情愈炽烈,心愈真诚。”这句话要背下来,一看到类似的题目,套上去用就是了。

自河南经乱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释】

①时难:指河南兵乱。世业:祖先留下的遗产。羁旅:寄居外地。西东:即“东西”倒装。②寥落:荒废的意思。干戈:指战乱。骨肉:兄弟姐妹。③吊影:对影感伤。九秋:深秋。蓬:草本植物,秋天常被风连根拔起,在空中飞转。喻迁徙离散或客旅行踪无定。④垂泪:掉泪。乡心:思念故乡之情。五处:指标题中浮梁等五个地方。

【鉴赏问答】

①刘熙载《艺概》中说:“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请结合这句话谈谈这首诗的主要特色。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


Tag:唐诗宋词唐诗宋词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唐诗宋词
》《[推荐]唐诗鉴赏问答集锦》相关文章